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全球貧富懸殊惡化,貧者愈來愈窮。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時事點對點﹕調味醬料 高糖高鈉
知識增益﹕循序漸進 推動減鹽減糖
時事點對點﹕大嶼山倡拓貿易樞紐
知識增益﹕大嶼山發展與保育爭議
專題故事﹕新血加新意 粵劇唔老套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點對點﹕1%人財富超99%人總財富

【明報專訊】˙全球化

˙貧富懸殊×經濟全球化

新聞撮要

樂施會2016年1月18日發表研究報告《1%人的經濟》,表示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所擁有的財富,已超過其餘99%人的總財富,貧富懸殊惡化。

報告顯示,自2010年以來全球人口增加約4億,較貧窮的一半人口所擁有的資產沒有因而增加,反而減少了1萬億美元,跌幅達41%。5年前全球最富有388名富翁擁有的資產相等於較貧窮的一半人口的財富,如今最富有的62人已擁有與最貧窮一半人口(36億人)相等的財富,他們的總資產增加超過5000億美元,總財富上升了44%,達17,600億美元。

過去25年,最貧困的10%人口每年平均收入只增加了不足3美元,反映貧富差距問題嚴峻。

兩性財富不均 印非尤甚

樂施會報告指出,62名超級富豪中有53人為男性,反映兩性財富分配不均。香港樂施會國際項目總監陳美玲認為歐美情况較樂觀,「歐美追求男女平等多年,政府推行相關政策配合,但印度和非洲有着根深柢固的舊觀念,影響女性的就業機會」。她又說,2015年墨西哥樂施會提交研究報告,發現工人階級的收入低於貧窮線,意味着最低工資未能追上日常開支。樂施會希望各國能將最低工資調整至讓低收入人士足以維生的水平,達到公平分配原則。

外資避稅 窮國難脫貧

陳美玲呼籲各方採取行動打擊避稅天堂及正視最低工資和窮人生活苦况。她表示,避稅是造成貧富不均的一大因素,以非洲國家贊比亞為例,許多跨國企業投資贊比亞銅礦,但外資公司避稅,沒有為該國帶來豐厚稅收,並未協助當地人脫貧。近年贊比亞政府呼籲國際企業投資和採礦時要盡責納稅,陳美玲希望當局能取回這些稅收,並將款項投資於醫療、教育及公共服務,改善窮人生活。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在2015年提出,跨國企業的避稅行為令發展中國家每年失去1000億美元收入。

不過,有聲音批評樂施會報告中引用的數據充滿誤導。英國研究機構Adam Smith Institute研究部主管Ben Southwood說:「我們需要關注的,是窮人的福利,而不是富人的財富。」他稱現時全球人均壽命延長,證明人們的營養水平和健康情况也逐漸得到改善,醫療保障也較佳。

──綜合《明報》報道、BBC中文網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點對點﹕1%人財富超99%人總財富
知識增益﹕經濟全球化加劇貧富懸殊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