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港人少歷嚴寒難適應 專家﹕手腳軟體溫低應撤
【明報專訊】昨凌晨2至3時起大帽山開始結霜,氣溫一度低至-5℃,終點設於大帽山的野外長跑活動,有跑手登山時出現低溫症。醫生及體育學系教授表示,港人較少經歷嚴寒,對低溫症認知不深,提醒參與極限運動前必須量力而為。
急症科專科醫生鍾浩然解釋,低溫症分為3個程度,體溫約32℃至35℃屬輕微,患者會出現心跳加速,並因身體需要熱量而打冷震;體溫28℃至32℃屬中度,患者呈皮膚變冷、神志不清等徵狀;低於28℃則屬嚴重,人體血液供應不足會令心跳減慢,可致心律不正及影響腦部供血,最嚴重可致死亡。
待援可手挽手圍圈取暖
現為飛行服務隊飛行醫官的鍾浩然表示,跑手被困山上及待援期間,可與其他人手挽手並圍圈,「好似企鵝咁圍埋取暖」,減少身體喪失熱力。他認為本港跑手甚少如海外選手般在嚴寒下運動,身體難以快速調節,參賽前必須衡量身體狀况。
浸大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表示,不少人出於挑戰極限的心態參加野外長跑活動,容易出現安全意識不足,「手軟腳軟又低溫就應該撤退」,事前亦須帶備足夠糧食應付長達30小時的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