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堵法案 5億元廢電器回收廠恐真空數月
【明報專訊】政府斥資5.5億元興建的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昨於屯門環保園舉行動土儀式,預料2017年中投入運作,預計初期每年可處理約3萬公噸廢電器。不過,政府提交立法會審議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相關法例,估計今個立法年法度將無法完成審議,加上法例實施後業界需時數月籌備,回收效率或打折扣。
設施法例料同於下年中完成
環境局長黃錦星昨於動土儀式後表示,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相關法例尚未完成審議,對於立法會拉布令法案「塞車」,他希望社會多加關注,令法案順利通過。
有關回收設施於去年7月批予一間德國與本港的聯營公司ALBA IWS,10年營運合約共17億元,承辦商會墊支興建廠房,然後向政府取回約4億元建設費,以及每年約1.2億元的營運費用。預計廠房於2017年啟用後,每年可處理約3萬公噸如電視、冷氣機及雪櫃等共8種受管制的電器廢物,佔全港生產量約43%,回收中心將可支援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的實施。
業界需數月落實法例 回收效率勢降
不過,立法會審議相關法案接近一年,上月中才完成審議主體法例,暫排期2月初恢復二讀辯論,但計劃最具爭議的收費模式和運作細節,則會在審議附屬法例時才處理,相信今年暑假休會前完成審議機會不大,要留待下個立法年度。按政府目前評估,即使趕及明年中完成審議附屬法例,業界亦要數個月才能落實計劃,其間承辦商或不能派員上門蒐集舊電器,只能靠市民自行把廢電器運到垃圾站或環保署指定地點。
據了解,政府早於2010年就廢電器生產者責任計劃諮詢公眾,至去年才向立法會提交法案審議,其中一個原因是業界反對在零售層面徵費,政府其後妥協,於進口層面徵費,估計每件電器收取100至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