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團」戴口罩霧霾中鍛煉
近日,瀋陽市遭遇嚴重霧霾天氣,pm2.5濃度達到259微粒立方米。「暴走團」戴口罩堅持鍛煉。
活少錢少討薪難 建築工提前返鄉
【明報專訊】「老婆,跟娃講一下,過了元旦我就回去,莫惦記。」北五環外西北旺一間6平方米的出租屋內,來自四川閬中的建築工人老何告訴家裏人,今年他會提前回家過年。
53歲的老何,做建築工人接近20年,在北京待了11年,這是他第一次這麼早離開北京,今年也是他最「清閑」的一年。「活少,我在北京一共待了9個月,就做了4個多月的活。活少、錢少,不能在工地上住,得自己租房,花銷大,純收入不及去年的三成。」老何說,今年一年,他的工錢差不多只有3萬多元。其中有1萬多還沒拿到手,包工頭給的承諾是元旦後發工資,因此,他託人買的是元旦後的火車票。
長期關注農民工權益的社會工作師李大君在最近調研了北京20多個工地。他發現,12月初,已經有一半的工人離京,「整個大趨勢是房子不好賣,開發商不着急建,所以今年工友們活不好找。有些工人即使沒拿全工資,也不敢較真,就放棄了。他們擔心得罪人,明年更找不到活」。
今年,很多找不到活的建築業農民工紛紛轉行。最常見的是轉學室內裝修,有基礎容易學,工錢也不低。還有些投身電商大潮,變成快遞業的搬運工。「跟投遞員不同,搬運工是賣力氣,工資低不少。」
最難轉行的是老何這樣50多歲的大齡工友,和年輕人相比,他們因體能劣勢極易成為被淘汰的對象。其中有些工友,只能去當環衛工人,工資比幹建築要低很多。更令人心酸的事,有些工友不得已轉行去做高危的爆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