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992年多國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自1995年起公約的締約國每年舉辦一次氣候峰會,商議如何應對愈來愈嚴重的全球暖化問題。1997年在日本京都舉行的氣候峰會上,各國制定了《京都議定書》,確立各國在減排上有荂u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京都議定書》第一個5年承諾期為2008年至2012年,各國按承諾減排。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未能就2012年減排目標達成具約束力協議。直至2012年多哈氣候峰會上,各國仍未有共識,決定延長《京都議定書》為期8年的第二個承諾期至2020年完結。
事實上,《京都議定書》通過至實行一直存在極大爭議。有份簽署的美國,其國會在2001年拒批《京都議定書》生效,理由是過多保護環境的規定可能會對經濟增長有壞影響,不符國家利益。另一方面,美國仍要求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和排放大國強制減排。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網曾就此發文,認為已發展國家試圖減少為減排而付出的經濟代價,同時將責任推卸到發展中國家。加拿大更於2011年正式退出《京都議定書》,理由是「對許多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並無約束力」。
美加退出 排放拒受限
2014年的氣候峰會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但經歷多年談判仍無法取得任何實質進展。各界對2015年的巴黎峰會期望甚殷。
■相關概念
國際協作(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責任 (responsibility)
化解衝突 (conflict resolution)
多層思考
1. 指出及說明多年來聯合國國際氣候峰會一直未能達成共識的原因。
2. 據資料及以你所知,並以聯合國國際氣候峰會作例,說明國際協作有何局限?
參考資料
1. 〈20國允倍增投資 拓潔淨能源 公私雙管齊下 蓋茨馬雲助陣〉,《明報》,2015.12.01
2. 〈美國為何背棄《京都議定書》〉,新華網,2001.04.03﹕news.xinhuanet.com/form/20010403/472880.htm
◆答題指引可到以下網址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51207BO.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