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北京讀大學 強調黨內新生代 民建聯張姚彬:港人優先有理
【明報專訊】區選新丁系列之十:2003年來港新移民、在北京讀大學、在觀塘建制派社團任職、獲民建聯陳鑑林提拔……在「鉛水區」牛頭角下h當選區議員的28歲張姚彬,有齊多項「左仔」標籤的條件,而他說還幸未聽過有人如此稱呼自己。對於近年中港矛盾,他感受至深,但自言努力融入香港,與土生土長港人無異,「在香港生活,當然香港人要優先點」。
張姚彬2003年才跟母親申請來港與父團聚,之前在深圳居住及讀書,來港不久便赴北京政法大學修讀中國法律,至2008年才返港生活。張形容當時自己「政治中立」,對香港時局不太熟悉,在友人介紹下去了民建聯陳鑑林議員辦事處做暑期工,結果被民建聯吸納及培訓。
棄法從政 議辦做暑期工被吸納
張說不少大學同班同學都投身法律界,比如在深圳的律師行工作,或從事中港法律業務,而過去幾年,也有同學勸他轉行及介紹工作,指薪金較他做社團多一倍,但他認同民建聯的地區工作模式,所以選擇擱下發展法律專業。不過,他指自己仍能學以致用,如不時協助處理居民中港婚姻等個案時,他的內地法律知識便大派用場。
觀塘被視為傳統「紅區」,而看看張姚彬的名片,他除了是民建聯黨員,也在觀塘各主要建制派社團掛上職務。張明白外界,特別是年輕人,對建制派有既定看法,而其前輩也有被人批評過是「左仔」,但他強調自己是新生代,個性與行為也有不同,「不會標籤自己是左、是中、還是右」。
他說自己在內地成長,但屬網絡一代,能接觸不同資訊,而就算他在內地讀大學,但因以港澳生身分入學,獲豁免修讀馬列思想盲從。他形容自己的愛好與時下年輕人無異,「大家都會去追iPhone」。
自覺民建聯老套 「穿背心變老餅」
張姚彬也明白外間對民建聯「老套」的印象一時三刻難大改變,就算是他年紀輕輕,每逢穿上民建聯的背心制服,也自覺「老餅了」。姚期望年輕黨員能夠從行為及工作表現「飛甩老套」,還說笑問﹕「我外觀上也不是很老套吧?」
年輕黨員對於民建聯路向是有意見的,「民建聯會予人感覺(幫政府)護短,但新生代會認為,政府不對便應出聲」。他認為黨內新一代應更敢言,讓選民相信自己是為他們發聲,「否則選民下次不會選你」。他又會努力突出自己與上一輩不同,「上一輩可能會覺得,應該接受文、大、商(即《文匯報》、《大公報》及《香港商報》)訪問,但我們新生代沒這想法」。
不過,張姚彬不忘為民建聯說好話,指政黨努力做新舊交替,如黨主席就由年輕的李慧k出任,又指「如論資排輩,有排都未輪到我來選區議員」。
呼籲包容矛盾 不作人身攻擊
在中港矛盾問題上,張的基本態度與建制派及政府一致,呼籲社會包容,不應做政治炒作,也不要藉此對他人人身攻擊。他認為在生活層面,香港與內地關係密不可分,以他個人經驗而言,不會有人叫他「大陸仔」。
張說來港多年,很努力融入社會,也認同有些事可用「本土」角度去看,「港人優先」不無道理。他認為內地人來到香港,也應遵守香港的規矩及生活方式,就如香港人去到外地,也要守外地規矩。「有些內地居民,在香港旅遊區的(不文明)行為,不要說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就算我們新移民也看不順眼。」
張姚彬在訪問中不時說,希望能改變外間對建制派的觀感,同時也想透過當選傳達信息,「新移民來港後肯努力,也可以對香港有貢獻」。
明報記者 黃振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