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議題﹕巴黎恐襲
˙學習單元﹕全球化
˙顧問教師﹕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通識科主任 李維儉
◆學習目標
知識
1. 認識全球一體化下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情G
2. 認識國際間如何共同回應與解決國際問題(全球治理的概念)
3. 認識及評估全球治理的成效與所面對的困難
技能
1. 掌握概念能力﹕掌握全球治理的概念並應用於不同國際情景,如傳染病擴散預防、國際罪案等
2. 掌握評估能力﹕透過思考巴黎恐襲事件,掌握從不同層面評估全球治理的能力與答題技巧
態度及價值觀
1. 以世界公民身分思考及關心國際問題
2. 以互相了解及包容的態度應對社會與國際間的紛爭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A,指出和解釋全球化如何有利跨境罪行與恐怖主義活動發展。
同學可以按全球化的特徵來回應問題。首先,全球化令各國經濟在不同程度上有聯繫,資金、貨品及人才均能在自由貿易的環境下無障礙交流。跨境犯罪集團及恐怖分子利用這個方便進行不法活動。例如,通訊科技的普及有利經濟活動的同時,亦有利犯罪集團進行令各國政府難於管制的不法活動。
另外,跨國犯罪集團亦會利用各國法律體系的漏洞或於銀行體系不健全的國家進行活動,而恐怖分子亦向各國招攬及宣傳其理念,增加了各國政府打擊不法活動的困難。
2.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分析全球化如何有助及妨礙文化價值觀的互相理解。
同學必須分別指出全球化如何「有助」及「妨礙」文化價值觀互相理解。
有助方面﹕全球化下各國經濟在不同程度上整合,讓世界各地社會可以透過不同活動增加接觸機會,從而互相認識文化價值觀。例如全球化下,不止西方文化價值得到推廣,其他文化亦可以透過全球化讓世界認識。
妨礙方面﹕全球化可能增加各國之間的誤解。全球化增加彼此接觸的機會,但不同文化觀念出現矛盾時就會增加衝突。例如法國立法禁止伊斯蘭女性在公眾地方穿戴全罩式面紗及罩袍,可能增加法國與伊斯蘭教之間的文化對立;又例如恐怖分子的活動令大眾對伊斯蘭教有所誤解,以為教義鼓勵發動襲擊。
◆延伸回應題
3. 評估全球治理對解決國際問題的成效,論證你的答案。
「全球治理」簡單來說是在全球化現象下國際社會為回應及解決「共同問題」(如環境、糧食、能源、區域穩定等),而作出共同合作(地區性、洲際及世界各國等層面)的嘗試與努力。不同的國際組織,其實都在實踐全球治理。同學回應這類題目時必須提出不同觀點與意見,並表明衡量準則及以不同角度提出個人看法。另外,在討論時必須指出現今有哪些國際問題,並舉出不同例子討論其成效。以下是兩種不同看法,供同學參考﹕
成效很大﹕無論在傳染病預防、全國暖化、跨境犯罪及反恐等問題都有相應的國際組織,而該等組織都有明確的目標、共識及策略來應對不同的國際問題。例如﹕
•世界多國共同商討及聯手組織反恐計劃,透過交換資訊及共同行動,提升各國的反恐意識
•在傳染病預防上,各國除了共同合作外,還透過通報機制來增加控制傳播的範圍
成效不大﹕雖然全球治理下出現很多不同的國際組織,但基於各國利益不一而往往難以充分合作。例如﹕
•在碳減排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有分歧
•在反恐行動上,西方國家對應否採取軍事行動也出現意識形態分歧,影響反恐行動成效
•由於傳染病及恐怖襲擊難以準確預測,全球治理的行動常處於被動的反擊,難以針對預防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51126BZ.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