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8歲的願望(見圖)
◆恆常議題﹕填海造地的爭議
◆重要概念﹕可持續發展、土地供應、生活素質、競爭力
◆技巧﹕資料支持立場題
◆議題背景﹕
政府預期到了2044年香港人口將增加至約822萬、住戶人數增至約290萬戶。為了配合人口增長及本港經濟發展以維持競爭力,同時回應社會對增加土地供應的需求,政府宣布計劃大規模開發新土地,建立充裕的「土地儲備」,以應付未來需求。透過在龍鼓灘、小蠔灣、欣澳、青衣西南及馬料水5個近岸地點填海,以及建議興建人工島,提供2000至3000公頃的土地。其實政府於2011年尾就優化土地政策諮詢公眾,翌年建議在維港以外25個地點考慮填海。但近年市民對保護海港的意識增強,因此政府推出相關填海計劃時不時遇到反對聲音。過往香港填海的工程包括興建迪士尼樂園度假區、興建會議展覽中心、中環灣仔繞道、中環碼頭、發展添馬艦對出的用地等。
◆資料A
特首梁振英表示香港最大的民生問題就是房屋問題。樓價、租金高昂和輪候公屋時間長都是市民關心的住屋問題,政府將此歸咎於「土地問題」。增加土地供應不僅是為了解決住屋問題,發展經濟也需要土地,尤其是辦公樓。因此政府提出「起動九龍東」計劃,將位於九龍灣及觀塘的工業用地改劃為「商貿」用地,並將工業大廈重建或改裝為辦公室、商舖、服務行業及酒店,打造九龍東為中環以外的主要商業區。
長期解決土地供應緊張的一個辦法是在維港以外的地方填海,興建更多住宅。在供應增加的情G下,樓價會隨之而下調,令市民較易置業。不過填海會破壞環境及附近的文物古蹟,因為填海物會影響水質和水流,造成淤泥污染,另外,填海的部分地區為中華白海豚出沒海域,破壞其生活環境。另外,富有殖民地時代建築特色的建築物如中環天星碼頭的鐘樓、皇后碼頭因填海工程而遭拆卸,這些建築物都是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小通:昨天君老師派的功課不就是講填海嗎?
君老師﹕對啊,問你們「維港以外的填海對改善香港人的生活素質是必要的」。資料A如何支持這看法?
小明:我還未動筆!!因為還未決定個人立場……
君老師﹕這題不需要交代個人立場的,這類題型可歸類為「以資料支持立場題」,你不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只要從資料中找適當的例證來支持題目的既定說法就可以了。以這條題目為例,立場是「填海對改善香港人的生活素質是必要的」,所以作答時只要緊扣這個立場就可以了。
小通:我會這樣答——香港土地資源有限令樓價高企,填海是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的最有效方法。根據資料A,樓價、租金高昂和輪候公屋時間長都是市民關心的住屋問題,長期解決土地供應緊張的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在維港以外的地方填海。
君老師﹕你這樣答只是引述了相關資料,不是完整的答案。
小通:什麼?題目說「根據」,不就是照抄嗎?
君老師﹕當然不是,題目不是問「維港以外的填海是必要的」,而是問「維港以外的填海對改善香港人的生活素質是必要的」,所以作答時不單要從資料A中找出必定要填海的原因,更要緊扣「改善香港人的生活素質」來答,如「市民因高樓價、租金高昂和輪候公屋時間長未能安居樂業,他們或因為居住而花費大量金錢,有人甚至要住在環境惡劣的茤苤C若填海增加住宅土地供應,樓價會隨之而下調,令市民較易置業。市民有安居之所,自然能提升生活素質」。
小明:君老師你說過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需要填海,我可以寫進答題內嗎?
君老師﹕很好記性啊!但是這條不可以加入此例子呢!因為題目要求用資料A,資料A沒有提及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這個例子,所以不可以用。有時同學會畫蛇添足,把一些個人所知的例子都加進答案中,但要緊記這是資料支持立場題,並非延伸回應題,不應用資料以外的個人所知作答。
文﹕鄧婉君老師
插圖:謝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