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區議員的工作包括什麼?以下由兩名在2015年區議會選舉中自動當選的現任議員解答。
在觀塘淘大選區工作約21年的區議員葉興國說,每個區議員的工作都不能一概而論,要配合區內需要。「像淘大選區是私人住宅區,居民較關注社區管理和規劃,例如增加休憩用地。公屋區區議員可能較多處理房屋和社會福利事項,甚至是處理爆水渠等貼身議題。」不過,區議員的目標都是改善區內環境及提升市民生活素質。
北區欣盛選區區議員劉國勳在地區工作12年,他說:「區議員要負責修橋補路,還要接見市民,處理他們對房屋、社會福利、環境衛生和巴士服務等的訴求和投訴等,為本區居民發聲。」近年政府和市民經常拉鋸,施政常因來自社會的反對聲音陷膠荂A劉國勳認為這是在消耗社會成本,政府應該一開始便做好「聆聽工作」,區議員則扮演協調角色。他和葉興國都以「政府和市民間的溝通橋樑」形容區議員的角色。
多落區搭訕 小事也能惠及街坊
葉興國說,原則上區議會發揮由下至上向政府反映市民意見的作用,「社區發展是雙方面的,區議員要向市民解釋政府的政策和規劃,同時向上反映市民對發展的意見,並要求政府做出合理改善」。要發揮橋樑角色,溝通很重要。近年市民常批評政府諮詢不足,但劉國勳說,建設社區,居民也有責,「區議員其實有責任促進居民多參與社會事務」。他說,政府諮詢工作也有改善空間,例如更改公眾論壇的舉辦時間、地點,以及加強宣傳。
兩人皆認為,「理」能服人。定期向居民報告工作進展,可釋除市民「黑箱作業」的疑慮。葉興國說﹕「平日和市民多接觸,有時間落區和街坊搭搭訕,他可能跟你說巴士經過哪堮伢|濺水弄髒衣服等小事,但只要解決這些小事,市民便能受惠。」
規劃放眼遠處 以理服眾
區議員還應高瞻遠矚,為社區發展作出最適合的規劃。葉興國認為區議員「要有觸覺,懂得捉住先機」,例如得悉政府打算規劃發展鄰近區域時,率先提出有益選區的計劃,不要等政府方案出爐才提出,因到時或太遲,「當然,區議員要提出可行、有建設性的方案,才能和政府合作解決社區事務」。他舉例,淘大居民希望在佐敦谷公園興建標準泳池,但政府解釋因旁邊是明渠,工程難度高、費用大,只能建嬉水池。「向居民解釋,居民都理解。雖然最後不能滿足所有人,但現在孩子有好去處。」他說只要有理,市民都會聽,「只要溝通做得好,區議員能為改善社區發揮一定作用」。
劉國勳也有類似經驗。2010年政府提出在全港18區覓地興建或擴建骨灰龕場,粉嶺區內的和合石墳場在擴建計劃內,當時很多居民反對。「雖然跟隨反對意見可以贏到掌聲,但很多建設便會因而延遲,最終受苦的仍是居民。」後來,有居民叫他一定要支持擴建計劃,「他因為經濟問題,母親骨灰一直只能存於靈堂,心存愧疚。我們調查後發現大部分居民覺得在居所內看到龕場不吉利,所以才反對。」他遂向政府建議更改骨灰龕場的方位。
協調官民考智慧 取信不靠小禮
劉國勳的意見獲政府接納,和合石墳場改地點擴建骨灰龕場,居民也接受。「我提出一些『附帶條件』,例如政府須擴建港鐵粉嶺站外的行人天橋,居民一直投訴路面太窄。」如此,居民有所「犧牲」,但得到「補償」,當中協調考驗政治智慧。他說:「實際上你多市民支持,得票率高,政治力量自然大,和政府討價還價的能力便更大。」
兩人都表示,要獲得市民信任,並非靠「蛇齋餅x」等小恩小惠。葉興國形容每4年一次的區議會選舉是「大考」,劉國勳也說市民手上一票便是工作的「成績表」,「這是代議政治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