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次黃竹洋有大片濕地被剷平,外圍欄杆上有人掛了一幅「黃竹洋有機農場」的橫額。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保育經理陳錦偉表示,估計剷平濕地的人從過往經驗「學精」了,若規劃署或相關政府部門調查或過問時,可以「農業活動」(辦農莊)辯解。陳錦偉又說,除了藉農莊之名,他早前到大蠔牛牯塱觀察,亦見大範圍林地遭砍伐,村民圍封土地後,張貼「村民正在進行動植物盤點」橫額,政府部門若要檢控,便要證實對方所做並非真正農業行為。 另外,以往違規者傾倒泥頭時不會看是私人地段或官地,以及是否屬監管較嚴的自然保育區等,往往將泥頭「倒過界」,政府因此可提出檢控。但黃竹洋個案顯示,遭破壞的濕地全屬私人土地,規劃用途則是較寬鬆的綠化地帶,未有波及毗鄰的自然保育區,陳錦偉形容違規者變得「更精明」,政府卻沒有與時並進檢討法例,加強打擊「先發展,後建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