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昨天是小一自行派位報名的首日,雖然「黃雨」下了數小時,但仍有家長帶同念幼稚園的子女一同到九龍塘喇沙小學交表,當中不少家長操普通話。(鄧宗弘攝)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時事通識教材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小一自行收生 北區學額再爭奪 雙非家長﹕沒搶你們資源

【明報專訊】小一自行收生昨開始接受報名,本港及雙非家長繼續爭取北區學額,有雙非家長形容香港社會反內地風氣盛,「外出時都會感到有點緊張」;有港人家長則明言不歡迎跨境童「搶學額」,不過亦有本地家長認為兩地學生可互相學習語言,互惠互利。部分北區小學校長預料今年區內學額仍然緊張。

昨晨下雨,上水惠州公立學校輪籌情况較往年冷清,記者粗略估計,昨晨逾三分之一前往報名的為跨境學童家長。來自羅湖的雙非家長鄭先生說香港與內地的教育制度不同,故5年多前選擇在港誕下幼女,「兒子在內地讀書,女兒在香港讀幼稚園,兩個明顯有分別,女兒禮貌、衛生和學識都較好」,他又為女兒報讀了中國舞及畫畫班,計劃再讓她補習英文,追上學習進度。

到上水校遞表 1/3跨境

居住深圳福田的雙非家長張女士說,女兒廣東話不算流利,但不擔心,「現在香港很多小學都講普通話」,但她指香港社會反內地人風氣盛,外出時會感到有點緊張,「你們香港人排斥我們,我沒搶你們資源」。

「他們(跨境童)搶光學位,不歡迎他們來。」本港家長何女士則稱,為女兒報幼園時已感到內地人令學額緊張,幸好其子正就讀惠州公立學校,女兒受惠「世襲制」必獲取錄。本港家長張女士則認為不應帶有色眼鏡去看待跨境學生,兩地人其實可互惠互利,「他們教我們普通話,我們教他們廣東話」。

惠州公立學校校長黃永強說,過去自行收生接獲的申請逾半為跨境童,取錄的學生則有三分之一為跨境童,料今年情况相若。

雙非童投靠港親戚入港校網

部分雙非家長安排子女來港「投靠」親戚,以躋身本港校網(而非跨境校網),增加統一派位入讀網內學校的機會。上水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稱,截至昨日收到的180份小一入學申請表中,有一名學童居於北區的姑母家中,校方有詢問原因及真偽,家長解釋該學童一直跟姑母住,校方接受,但也再三提醒他們該住址應是學童的唯一住址。朱補充,只要學生可證明確實住在親戚家中便可,不會作過分揣測。

 
 
今日相關新聞
小一自行收生 北區學額再爭奪 雙非家長﹕沒搶你們資源
為子報喇沙 家長﹕或3000萬同區置業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