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汪洋學英文說起
代表中國主持中美經濟對話的副總理汪洋總是語出驚人,繼前年在中美對話中將兩國比喻為夫妻關係引起一場小風波之後,今次又把中美關係比喻為舞伴關係,「雖然我熟悉的是中國秧歌,盧財長了解的可能是美國街舞……無論單人舞、雙人舞,還是雙方參加的集體舞,中美都感到有收穫。」
惡補英文 「下屆外訪任務多」
汪洋到底是口才便給,還是口無遮攔,人言人殊。不過最近有報道稱他正惡補英文,每周要學12小時英文,還曾私下透露:「不能不學,下屆外訪任務多,不掌握一兩門外語不方便。」被外界解讀為他將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躋身政治局常委,接替張高麗出任常務副總理。
按中共政治局「七上八下」的年齡限制,現任7名政治局常委中,除習、李兩人外,其餘5人都已超過68歲,將會退休。政治局委員中,已連任兩屆者只有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時年67)和汪洋(時年65),李因任中組部長時被指選人用人有方向性錯誤,其長期任職的江蘇多名高官涉貪落馬,他被指要負領導責任,下屆「入常」機會被看淡。汪洋雖同屬團派背景,但沒有「致命傷」,仍被視為「入常」熱門。加上現任4名副總理中,張高麗、劉延東、馬凱3人兩年後都已年屆70,汪洋接替張高麗似也順理成章,只是他與總理李克強同質性太高(安徽老鄉兼同屬團派),未必符合制衡總理的角色要求。
任職地多貪官 礙李源潮入常
常務副總理「入常」始於中共十三大上的姚依林,當時他是以老臣身分扮演總理李鵬的輔佐角色,十四大上的朱鎔基、十五大上的李嵐清、十六大上的黃菊,都和十八大上的張高麗一樣,扮演的是對歷任總理李鵬、朱鎔基、溫家寶、李克強的制衡角色,只有十七大上的李克強,是扮演後備見習角色。而汪洋與李克強同歲,不存在接班可能。因此,他下屆入常機會雖高,卻未必會接張高麗。而且,外訪任務多未必是常務副總理的特色,相反身為國家副主席的外訪更多,若汪洋接替李源潮,則「入常」夢碎了。孫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