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增益﹕港難靠「鬥平」 需多元發展
【明報專訊】根據香港統計處2013年數字,「入境旅遊業」的相關就業人口逾23萬,在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支援四大項排第3。
《明報》社評〈物價高昂拖旅業後腿 另尋出路長遠可解憂〉指出,旅遊業關係到眾多人口收入,而振興旅遊業變成世界各國的議題。
香港租金高昂致無法與東南亞國家在「物價戰」上取勝,但社評認為,旅遊競爭力並非全靠「鬥平」,高端消費同樣有客源,但必須平衡中下消費和高端消費客源。
自1980年代起,香港旅遊業模式主要以購物消費和國際會議展覽為主,因為本地環境優勢(自由港、航空樞紐)和法治因素,展覽業為本港帶來不俗收入。研究顯示,2012年展覽業為香港帶來408億元收入,約佔GDP的2%。
不過,旅遊業不能依靠單一發展,在全世界物價最高的城市倫敦,旅遊業不但沒有受物價影響,反倒因其多元的發展而非常蓬勃。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單是2014年7月至9月,造訪倫敦的海外遊客達499.3萬人,同比增長3%,而花費總額達35.6億英鎊,同比增長6%。當地旅遊業人員表示,由於2014年度博物館美術館推出多個大型展覽,吸引不少遊客。例如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僅在8月就接待了超過25萬名訪客,國家美術館8月亦接待了68萬人。
倫敦物價高 辦展覽吸遊客
倫敦旅遊業支撐了22.6萬人的工作,大約佔全倫敦就業的5%,是重要的經濟產業。相對於香港,倫敦的旅遊發展更多元、更具持續發展的潛質,以文化、歷史、博物館、藝術濃厚的人文氣息,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了解城市背後的文化和特色。
明報社評指出,香港旅遊業形態的單一化趨勢令人擔憂,礙於價格競爭力受影響,香港需要考慮發展另一個旅遊業模式。
■相關概念
單一性(homogeneity)
競爭力(competitiveness)
文化消費(culture consumption)
多層思考
1. 根據資料,指出香港旅遊業面對的挑戰。
2. 就題1指出的挑戰,提出可行建議。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物價高昂拖旅業後腿 另尋出路長遠可解憂〉,《明報》社評,201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