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學習單元﹕能源科技與環境、公共衛生、現代中國
˙顧問教師﹕循道中學通識科主任 黃錦富
學習目標
◆知識
1. 掌握能源政策與生活素質的關係
2. 掌握可持續發展的定義、限制及矛盾
◆技能
1. 分析借鏡其他國家可持續發展經驗
2. 在促進經濟增長與保護環境之間作出評比
◆態度及價值觀
1. 重視可持續發展
2. 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A,指出霧霾對內地人民的生活素質所造成的影響。
生活素質是指個人對生活中各個範疇的滿意程度,取決於客觀條件能否滿足個人主觀期望。學生應從不同角度分析生活素質,除了經濟、政治、文化等,還有物質和非物質兩個層面。學生常忽略主觀感受的分析,往往在討論客觀情G後草草收筆,令人無從判斷市民的主觀期望有否得到滿足。
例:社會範疇的生活素質(見表)
2. 參考資料B及就你所知,中國能否以英國治霾手法作為藍本處理自身污染問題?試舉例說明。
問題重點是「能否借鏡英國經驗」,學生必須清楚表明立場,應運用不同準則分析實踐英國經驗是否可行。例如:
英國經驗:加強立法和規管(見表)
◆延伸回應題
3.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你是否認同「先發展、後環保」的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問題題型為「比較題」,學生必須清楚表明立場,運用不同的比較準則分析「發展」應否優於「環保」。
「環保」優於「發展」
◆比較準則︰長遠利益
◆發展優先的問題:
1. 重視經濟發展雖帶來短期經濟增長,但外國投資會因內地環境問題惡化而卻步。
2. 經濟掛帥長遠損害民生及政治穩定,例如環境問題帶來醫健水平下降及增加醫療負擔等,令人民不滿意政府的管治。
3. 經濟掛帥長遠損害社會、環境及政治範疇素質,削弱綜合國力。
◆環保優先的好處:
1. 長遠可改善營商環境,例如交通不會因霧霾受阻、居民健康不受威脅、吸引遊客及投資者。
2. 醫健水平提升、公共醫療負擔減少,政府可將公共資源投放至其他地方,改善教育及基礎建設等。
3. 長遠有利社會、環境及政治範疇的素質,向外國展示政府的管治能力,增強綜合國力。
「發展」優於「環保」
◆比較準則︰受惠群廣泛性、先決條件
◆環保優先的問題:
1. 重視環保會損營商環境,例如提高環保要求會令商家生產成本上升,可能會撤離中國,令眾多低技術工人失業。
2. 重視環保人士相對於基層市民只屬少數,政府應先照顧廣大基層市民的需要。
◆發展優先的好處︰
1.「發展優先」的受惠群廣泛度較高,政府會設法改善營商環境以吸引更多投資者,政府收入因而增加,可以投放更多資源改善社會設施如教育、醫療等,令廣大人民受惠。
2.「發展」是「環保」的先決條件,因為環保花費甚多,發展可再生能源及減排科技均需大量金錢,這些資源要靠經濟發展提供。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50319BZ.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