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搶眼年貨
最近受邀到新加坡演講,適逢農曆新年將至,因此,也前往逛逛年貨市場,我留意到,新加坡的年貨市場中,最突出、搶人眼球的是菠蘿燈;我在新加坡出世、長大,小時候並沒有見到此菠蘿形狀的燈,很肯定這是海外傳入的,發源地應該是台灣。
香港人稱為菠蘿的生果,正統的名字應該叫黃梨,但閩南話叫鳳梨,而閩南話的「鳳梨」與「旺來」是同音,於是,台灣人就很喜歡這個「旺來」的生果,不但將之製成鳳梨酥,名聞天下,也以鳳梨的形狀造燈。
新加坡經濟日漸發達
隨着新加坡經濟日漸發達,新加坡人出外旅遊多了,到台灣的人把「旺來」的概念帶到新加坡;新加坡是個種族混居的地方,華人為主,華人中又以閩南人居多,潮州人、廣東人也不少,於是,多數新加坡華人會講許多種話,英語、普通話、閩南話、廣東話……語言知識多了,最快學到的是罵人的髒話、粗話,然後就是好意頭的話。
近數年,我也留意新加坡人過年必吃的「發財魚生」,也開始出現於香港,吃「發財魚生」的樂趣不在吃,而是「撈起」,「發財魚生」有許多五顏六色切成絲的食物,吃前大家同時舉筷撈亂這些食物,撈的時候,筷子向上撈,是為撈起,撈得風生水起,年年有餘。
之所以一定要有魚生,就因為魚生的魚與餘同音,魚生的生就是風生水起,據說「發財魚生」是新加坡的廣東廚師發明的,不過,不論是廣東人、閩南人、潮州人,誰不想「旺來」,誰不想「撈得風生水起,年年有餘」?
罵人的髒話多學無用,好意頭的話不妨傳千里,也許有一天香港人也開始喜歡吃「旺來」酥,掛「旺來」燈。
每日股市基金行情請點擊這裡獲得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