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死不如苟活 華人生死聽天
【明報專訊】加拿大最高法院安樂死判決在華裔社區引起不同議論,溫哥華中僑互助會行政總裁周潘坤玲認為,判決給予華裔社區省思如何有尊嚴面對死亡的問題。她強調,必須等法律內容確定,才能了解有無必要更改中僑安老院設施的相關規定。
但家庭醫生谷世安以他多年接觸華裔病人的經驗,認為華人社會普遍還存在「好死不如苟活」的觀念,估計判決對華人影響有限。
谷世安說,華裔病人對於安樂死問題的看法仍是較保守,最多就是能夠接受自己在垂死需要急救時放棄搶救,一種較消極的方式,他行醫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遇過有垂死病人向他表達希望安樂死。
他表示,除了華人長輩較保守外,華人子女一般也不會支持家堳咻漯蠸有此想法,即使在藥石罔效,任何治療都不可能延續生命時,也仍希望醫生盡可能救活長輩,多活一天是一天。他認為,華人一般認為生死有命,不應由人為決定死亡時間,所以他看到許多病人即使身體受苦,有時感嘆「生不如死」,但這只是一種發泄說法,並不表示病人會採取步驟,請醫生結束生命。
中僑行政總裁周潘坤玲曾擔任護士,在到中僑擔任行政總裁之前,也有多年管理養老院的經驗。她說,由於有關安樂死的法令,需要一年的時間制定,在那之前,中僑李國賢護理安老院的作業規定,不會做任何改變。
她表示,住安老院的老人家,在他們意識清楚能做出決定時立下「平安書」,交代將來若無法治療是否放棄搶救,安老院則會根據「平安書」,尊重病人意願再作處置。
周潘坤玲說,雖然華人對生死的看法較為保守,不過,她認為,任何族裔的人士,可能都不願見到自己所愛的家人在垂死邊緣生活,任由病魔摧殘身體,尤其醫護又已經束手無策,所以,她認為該判決是讓社區反思如何尊重生命,以及尊重病人選擇有尊嚴面對死亡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