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熱」的歷史意義

[2014.12.21] 發表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代表全部中國軍民的歷史。

這兩年中國大陸掀起一股民國熱,不少知識分子重新肯定民國時代的貢獻,許多年輕人也以民國的典範人物作為知識追求以及道德人格的榜樣。儘管有些評論家認為「民國熱」實際上折射了今人對當前政治和社會的不滿,《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日報》一篇評論抨擊「民國熱是歷史變態」,展開輿論的反擊。不過,《環球日報》的評論並非主流,因為論者並不了解「民國熱」具有更深層的歷史意義,代表着中國人走向未來的正面力量。

為何如此?道理很簡單,如果不提出民國時代的正面貢獻,大陸政府就無法強化在當前國際社會的各種主張,也無法彰顯中國人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巨大貢獻。民國史當中最重要的一環無疑是八年抗戰,1949年以後,中國人民抗戰的犧牲歷史,實際上是淹沒在國共內戰的政治矛盾中。中國共產黨作為革命政權,長年來在抗戰史上始終有幾分尷尬。為了強調革命的正當性,只能全盤否定國民黨政權。因此提到抗戰,必然是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突出敵後游擊戰,發動群眾,加強宣傳等等,至於提到國民黨,則是「不抵抗」,不僅不談國軍英勇作戰的事蹟,還經常揶揄國軍的表現,將國軍描寫成貪生怕死,只會落跑的部隊。所以大陸政府長年的抗戰教育一方面強調日軍的殘暴,另一方面則是凸顯共產黨的敵後作戰以及國民黨的怕死無能。

這是大陸長年抗戰教育的主旋律,儘管站在內部宣傳的角度可以理解,可是卻產生了嚴重的後遺症,因為它無法對國際社會提出中國人抗戰的完整史實,等於喪失了中國在二戰反法西斯陣營的話語權,造成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戰貢獻的無知,甚至在大陸受教育的年輕一代對抗戰也是一知半解。這就是只重中共革命宣傳、輕忽完整抗戰史實的後遺症。國家主席胡錦濤主政的末期,大陸政府開始肯定國軍正面戰場的貢獻。一般以為,這麼做是為了加強兩岸和平的歷史關聯,其實不然,正面戰場代表的不只是國民黨一黨,也是當年全體中國軍民,是全體中國人付出的生命和鮮血。只有向國際社會充分宣傳這段歷史,大陸政府才能在二戰史中取得發言權。

最明顯的是,釣魚台是甲午戰爭中遭清廷割讓給日本的,台灣光復後,按法理應該歸還中國。還有,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試問,這個地位從天上掉下的嗎?這段歷史今天的大陸年輕人說得出來嗎?如果不回到真實的抗戰史,中國人對外幾乎無理可說。正是因為客觀的需要,近年大陸政府不僅突出正面戰場,也主動強調民國政府在外交上的重大奉獻。以去年11月「開羅宣言」70周年紀念為例,大陸中央電視台反覆播出蔣介石、羅斯福、邱吉爾等中美英三國元首在開羅會議上的紀錄影像,因為這項會議決定了台灣回歸祖國,而釣魚台作為台灣附屬島嶼,也必須歸還給中國。過去央視播出蔣介石的影像多少是個忌諱,然而,如果不反覆強調「開羅會議」的史實,如何伸張台灣和釣魚台回歸中國在國際法上的必然性呢?同理,如果不強調中華民國政府在二戰末期與美英蘇三國同列世界四強,創建了聯合國,並以戰勝國的身分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那麼今天又何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呢?

當前中國大陸國力大幅提升,在國際法的架構上提出各種歷史主權,無可避免的,必須繼承民國政府的外交遺產,而不能只是革命者的角色。這正是「民國熱」的大背景,不僅民間以民國典範人物為仿效的對象,政府也必須肯定民國的抗戰和外交成就,作為當前各種國際主權主張的法理根據。

今年大陸全國人大明訂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紀念日,正是這一天,同盟國在美國密蘇里艦接受日本代表的投降,中國代表是徐永昌將軍,沒有中共人員在場,但重點在於中國作為反法西斯戰勝國地位的確定,有無中共參與並非首要。同樣的,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明訂為國家公祭日,如此就必須強調南京保衛戰中國軍民慘烈的犧牲,尤其是八十七、八十八師守衛光華門的光榮犧牲,有無中共參與屬於次要,因為它代表的是全部中國軍民的歷史,也是中國人面對未來挑戰的精神根源,這正是「民國熱」的歷史意義。徐宗懋

更多中國要聞
胡娜回國辦畫展 叛徒下場未必差
如何對待「叛徒」?戰爭年代有鋤奸隊,對叛徒比對敵人還狠;和平時期,內地乒乓球國手何智麗嫁了日本人,代表日本幹掉中國名將鄧亞萍,並且每贏一球便... 詳情
納米比亞最大英文日報《納米比亞人報》網站11月19日引述納米比亞國防部發言人莫尼卡-舍亞(Monica Sheya)中校確認,中國未來10年... 詳情
早前,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普爾(Jeffrey Pool)指摘中方正在永暑礁上大型填海並修建機場跑道,敦促中方停止填海工作。其實,二戰後大肆填海... 詳情
中朝俄關係的對比
北韓特使崔龍海較早前訪問俄羅斯,被輿論指顯示平壤欲與莫斯科建立近似盟友的伙伴關係。事實上,自習近平及金正恩分別上台之後,兩人從未正式會面。反... 詳情
同性戀「電擊治療」判非法
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前日對內地首例同性戀矯正治療案作出判決,指同性戀並非精神疾病,重慶一家心理諮詢機構的矯正治療屬虛假宣傳。法院宣判,以電擊手法...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