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聯邦儲備局昨天公布上月議息會議紀錄,披露多位委員要求該局密切注視通脹預期下降的信號,反映他們認為,起碼短期來說,通脹下跌風險仍大於上升。委員們又擔心,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可能令美國中期經濟增長較預期慢。
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上月28至29日開會的紀錄透露:「很多與會人士認為,委員會應該繼繼關注長期通脹預期可能向下的信號。一些(與會人士)指出,如果這情况出現,加上(經濟)增長減弱的話,便會令人更擔心。」
聯儲局主席耶倫及同僚上月開會後,一如所料宣布結束量化寬鬆,理由是勞工市場改善。公布亦表示,通脹頑固低於該局目標的風險已降低。
會議紀錄也顯示,委員們「繼續預期,通脹在中期內將會回到委員會的2%目標,因為資源過剩情况正在消失」。
9月份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幅放緩至1.4%,是連續第廿九個月低於聯儲局的2%目標。
美股3大指數在下午2時聯儲局公布會議紀錄後曾短暫上升,但隨即回落。
一如委員預測 通脹預期下降
聯儲局上次議息後,起碼一項通脹預期指標一如委員預期般下滑。路透和密歇根大學11月14日公布的初步調查結果,消費者預期5至10年後每年通脹率平均2.6%,低於上月預測的2.8%。
委員們上月除了關注通脹預期可能下降外,也留意美元強勁,以及全球經濟展望轉弱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包括歐洲、中國和日本經濟下行風險增加。會議紀錄說:「(委員們)觀察到,如果國外經濟或金融情况進一步惡化,美國中期經濟增長可能較目前預期緩慢。」
不過,很多與會人士仍認為,國外經濟增長轉弱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可能很有限」;外貿佔美國經濟比重「相對輕微」;美元波動影響則是「溫和」;而外國需求放緩「(對美國影響)可能證明沒初時恐懼般嚴重」。
外國需求放緩對美影響沒想像中嚴重
會議紀錄又顯示,對於應否在聲明中保留「在一段頗長時間內」維持接近零利率的說法,與會人士有廣泛討論,他們最終的妥協,是保留這句子,但採納一些與會人士建議,加上一句強調,加息的時機取決於新的經濟數據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