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古碑出土 失傳武則天字重現
【明報專訊】今年夏天在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內發現的「大周故郢州刺史楊府君之碑」經修復,其碑文前日上午首次公開展現在世人面前。這塊武周時期(公元690-705)的墓碑,該墓碑高3米,厚32厘米, 最寬處1.02米,碑額碑身連在一起,其中碑身高185厘米;碑文楷書和行書兩種書法互相穿插,碑文共計2500餘字。其中,有至少五個女皇帝武則天主政時期的「則天新字」。
據《華商報》報道,這是西安碑林博物館發現的第一塊武周時期墓碑。據悉,「大周故郢州刺史楊府君之碑」,碑文開頭是一個「唐」字,這是大唐(公元618-907)與武周時期墓碑的鐵證。 碑林博物館館長趙力光分析稱,因唐太宗喜好行書,故唐時流行行書入碑;該碑刻碑額上寫荂u大周故郢州刺史楊府君之碑」,碑文中記載卻是「唐」,這因為武周與唐的更軼,並不是血腥的武力顛覆,而是比較溫和的,所以武周時期的墓誌中有很多類似的情況。
楷行書穿插 碑文記載隋末唐初戰爭
這塊墓碑碑文,記載了隋末唐初的多次戰爭,這被認為是研究中古時期弘農楊氏家族的重要文獻資料。最令人驚喜之處,是出現了至少5個武周時期特有的「則天新字」。公元690年,武則天廢唐睿宗李旦,自己登基稱帝,並改國號為「周」。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文字上,武則天創立了則天新字(也稱則天文字)。在這些新字中,最著名的是武則天後來給自己取名的「曌」(音照,即日月當空)字。
關於則天新字究竟有多少,由於武則天命人所作的、收錄所有則天文字的《字海》已經失傳,歷來撒*伔ヾA有12個、18個、19個等說法,目前未有定論。
據了解,在則天新字中,大多屬於象形和會意字。趙力光說,這次在碑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至少5個新字,分別是「天」、「地」、「日」、「月」、「授」(右圖)。作為一塊刻立於唐武周時期的碑刻,「大周故郢州刺史楊府君之碑」為研究「則天新字」的文化現象提供了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