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襪或易鬆脫
穿長襪還是短襪,可按用家喜好而選,近年不少人鍾情船襪設計,但部分人穿着後腳跟位置很易鬆脫,故並非人人的腳形也適合。
Cushioning 可增磨擦機會
跑步時,前腳掌、中腳掌及腳跟位置的磨擦最大,所以很多跑步襪都在這些位置加入厚墊,希望提升舒適度,同時減少足部與鞋子磨擦的機會,其吸震功能亦有助減輕跑步時的撞擊壓力。不過,要留意是,若襪子物料太厚,可能令足部與鞋櫳間多了空隙位,當跑步時間愈長,或跑山路時,足部左右及前後活動幅度更大,令前腳掌更易起水泡,故用家需因應自身需要作出選擇。
換鞋或需換襪
除了選對舒適的襪子外,襪鞋也要配對。買襪時,可參考自己穿鞋尺寸,再按指示揀選合尺寸的襪子。提醒大家,如果平時習慣穿厚襪,比賽時換了薄襪,鞋子最好穿小半個碼,若無換鞋,可能影響比賽表現;反之,若打算穿輕身、貼腳的運動鞋比賽,襪子就不能太厚身,舒適最為關鍵。
壓力襪紓緩疲勞
至於高襪筒壓力襪,聲稱具有不同的支援功能,譬如其強力彈性物料,可將小腿的肌肉緊緊包裹,提升血液循環,並維持肌肉在一個正常位置運動,因此,它有助紓緩跑步後的足部疲勞,加快恢復狀態,以提升運動表現。若小腿肌肉曾被拉傷者,穿著後亦可加強保護。部分壓力襪可因應腳掌、身高、體重,揀選合適尺寸。
棉質較Dri fit 吸汗
跑步襪較常見的物料是棉質與尼龍,也有近年甚流行的Dri fit 物料。傳統棉質吸汗能力高,適合腳汗多的人士;Dri fit、尼龍的透氣度高,風吹時感覺更清爽涼快,然而亦因它不太吸汗,多腳汗者容易弄濕襪子,易致跣腳,從而令足部於鞋內晃動,更易長水泡。
TIPS
不宜乾洗:尼龍襪通常彈性物料較強,清洗後只宜晾乾或風乾,不宜放入乾衣機,否則可致縮水。
更換啟示:當發現襪子橡筋開始鬆脫,或者壓力襪有少許滑落,表示彈力流失,有需要換新襪或不宜再用來做運動,以免增加足部與鞋子的磨擦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