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中國尋找核原料的故事
能源科技與環境﹕中國原子彈試爆50周年×核污染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同樣是利用鈾元素撞擊產生熱能的原理,核反應堆用於穩定供電,原子彈用於戰爭珝嚏C10月16日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試爆50周年,原來當年不少參加製造原子彈的工作人員的健康受到嚴重影響,有人在50歲就掉光了牙齒,在湖南一個鈾礦附近,更出現遠近聞名的「寡婦村」。
《湖南日報》報道,一支不足200人的秘密隊伍1955年進駐到長沙市P嶺的一座樓房,這支隊伍的全名是「中央地質部309隊」,任務據說只有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一個人知道。秘密隊伍被安排用「計數管」尋找放射性物質。現年77歲的隊員陳金陵憶述﹕「只知道是找礦,但是找什麼礦不知道。」約兩個月後,工人才被告知任務是尋找製造原子彈的原料——鈾礦。隊長強調這是國家重要機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
秘密尋找鈾礦 開採環境惡劣
確定鈾礦的位置後,工人動工開採,面對極端惡劣的環境,要進入距離地面超過100米的坑道。那埵a下水溫度最高超過50℃就像蒸籠,儘管旁邊有自來水管對茷嵾I}涼降溫,但還是難以抵消高溫的炙烤。更令人難受的是污濁的空氣,鑿槽取樣和採礦帶來的灰塵瀰漫坑道,而這些粉塵又屬於放射性物質。當時的生產條件缺乏適當的防護措施,不少人患上了嚴重的塵肺病(肺積塵),有人在工作的過程就倒下了。今天郴州市蘇仙區一座核工業系統的烈士陵園堙A長眠74名為核彈捐軀的礦工,犧牲時大都在20至30歲。蘇仙區下湄橋更留下了遠近聞名的「寡婦村」。
輻射後遺症嚴重
根據新華社報道,1958年底另一批年輕人被派到青海的金銀灘大草原,對於自己的工作性質同樣是一無所知。現年76歲的王遂德當年從部隊抽調入廠,從事核裝配工作。「每個車間都是分開的,有的生產零部件,有的負責組裝。」他說:「說出來你也許不信,直到1964年原子彈爆炸成功,我們從電視屏幕上看到實G轉播,才知道自己從事的竟然是偉大的『兩彈一星』(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事業。」
從事核試驗工作,受輻射在所難免。從事核試驗爆炸場地清理工作的任鐵憶述,由於輻射,50歲時他的牙齒已全部掉光。但當他手捧茩鴗l彈爆炸、氫彈爆炸紀念勳章時,卻幾乎感覺不到病痛。
——節自〈原子彈首試爆 功臣蒙鼓堙r,《明報》,201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