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醫療集團及體檢中心推廣各種普查方案,目的是幫助市民防癌於未然 - 既然有利民生,特區政府是否應該增撥資源,大力推動這類服務?
研究證實,以內窺鏡進行普查能將大腸癌的死亡率減半,部分醫學組織因此建議年過五十便要定期接受這項體檢,施政報告也提出資助長者的大腸癌普查計劃。以公帑補貼全民照腸似乎勢在必行,在決定支持或反對財委會通過撥款前,且先看看有關的數據:以平均人口計算,十年內
死於大腸癌的風險約為0.3%,內窺鏡普查能將比率減至0.15%,換言之,醫生每普查700名市民,便能避免一宗死亡。
香港五十歲以上人口約佔200萬,根據港大民意研究的調查,大概有兩成半市民滿意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假設這五十萬粉絲都奉政府籲響應
大腸癌普查,及每十年便要普查一次,以此推算,全港每年只須進行五萬個額外的腸鏡,便能救回七十條寶貴的生命。故此,為所有適齡市民
提供腸鏡乃刻不容緩的政策(特首大抵認為每年多做五萬腸鏡並沒有難度),既可掌握機遇,又能改善民生,當然要鼓足幹勁、多快好省地全力落實!
不過,內窺鏡檢查並非全無風險,其引發內出血或腸壁破裂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約為千分之一,普查五萬人,便會造成五十宗意外,即是平
均每星期就有一宗─發生醫療事故,傳媒又豈會放過?譬如照腸變穿腸,好爸爸枉死─講多兩講,全港市民便會聞腸鏡色變,令普查計劃夭折,始作俑者(即是行政長官)民望勢必再度插水。
乳癌和前列腺癌普查也面對同樣的問題,雖然成效已得到確認,但我們往往要檢驗千多兩千名市民才能救回一人,再者,各種技術漏洞尤其頗高的假陽性比率(False positive,即是沒有患癌檢驗卻呈陽性)也容易令普查節外生枝,大大限制了其可信性及實用價值。在醫學上,「能做到的」未必等同「應該做的」,癌症普查便是一例,要實現有根有據、具真正代表性的普查,恕我直言,恐怕仍是大家心中一個願景吧了。
文 麥煒和 | 圖 Don M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