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自由派圖書館全國遭封殺
「偌大個中國,容不下一個鄉村圖書館」。一群熱心公益人士創辦的鄉村圖書館,旨在將圖書帶給農村青少年,7年間在中國大陸遍地開始,總共在各地開設了22個分館,成為農村兒童的樂園。但疑因其倡導公民社會的價值理念,與十八大後中央提倡的「七不講」相悖,踏入9月以來,共有9家分館被迫關閉,主辦者近日決定結束所有鄉村圖書館。
明報記者
農村童樂園 公民理念惹打壓
立人鄉村圖書館的創辦者李英強生於湖北鄉村,一路北上求學直到北京大學畢業。「小時候沒讀過幾本像樣的書」,他感慨中國鄉鎮「文化貧瘠」,2007年和朋友們創辦立人圖書館,在鄉村尋找學校等作為合作場地,接受民間捐贈,招募志願者,開辦一家又一家圖書館。7年來,立人在湖北、河南、四川等12省市建立22個分館,舉辦讀書會、電影會、夏令營等活動,頗受歡迎。一名鄉村副校長曾說:「在農村,讀書習慣(風氣)是很差的。自從有了立人圖書館,喜歡來讀書的學生愈來愈多了。」
上周四立人宣布停運,指從2011年起該項目開始受到壓力:當年8月,陝西和雲南分館同時受壓,前者因理事會遭施壓被迫關閉;同年湖北一分館合作校方受壓,被迫搬遷;次年,各地分館頻繁受壓,致6個圖書館關閉;2013年,河南和重慶2間分館被關;今年6月,最重要的捐款渠道淘寶店、信息平台豆瓣小站先後被關。
合作學校稱接「命令」紛縮沙
李英強還向本報透露,本月初,所有分館同時被有關部門「檢查」,隨後多個合作方要求取消合作。李英強說:「合作方主要是一些學校,具體是誰施壓校方無法明示,只說不好講,一位負責人甚至說,我們收到的不是壓力,是命令。」
「偌大中國 容不下一個圖書館」
踏入9月的三周內,9個分館連續閉館。立人的公開信稱,高壓之下立人的社會基礎已不復存在,與其平庸苟活,不如就此告別。公開信向當局抗議和譴責,「你們在今日的犯罪,在未來必將受到公義的審判」。
立人的解散令不少人深感痛惜,有人評論「偌大個中國,容不下一個鄉村圖書館」。不少人認為,立人受壓與其自由主義色彩有關。立人的使命「讓鄉村青少年成長為健康、正常的現代公民」,成立之初掛靠在內地知名自由派郭玉閃的傳行知工作室,立人網站的題字則出自自由派學者茅於軾之筆。網站書目中文學、科普類佔絕大多數,而單獨列出的「在場的思想者」欄目,蒐集了一批講述公民社會、自由的內地合法出版書籍。
「說立人的價值傾向導致今天的結果,這說法可能是有道理的,」李英強說,「立人確實不是價值中立,我們公開倡導自由、對人的尊嚴和價值的肯定,這恰恰是立人的價值所在。」
但他強調,圖書館是兼容並包的,倡導這種價值不代表做事都以此為目的,圖書館的大量工作其實就是簡單地讓小朋友讀到更多書、培養閱讀興趣。一名童年時受立人影響的匿名網友發帖稱,立人早期確實有朦朧的政治色彩,但隨着圖書館的發展邏輯,和中小學生興趣所在,早已從理想主義走向專業化,定位早已是閱讀推廣的專業教育NGO。
網民:立人定位早成教育NGO
「鄉村除了網吧也就在家看電視,圖書館落地,是多少孩子的活動場所……總是有學生在閉館時不想回家,立人鄉村圖書館整合了一些資源,人、書籍、場地,為鄉村青少年創造了一個除了網吧以外的空間。」
那名網友說,「但有所依者有所恃,掌控一切資源的國家可以輕易切斷你的資源,結果是什麼?扼殺了一切,留下一個死氣沉沉的高大的空殼,一個沒有活力的社會。」數天後,相關網帖已全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