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年:中日再戰必會參軍 日本民眾:南京屠殺難辨真假

[2014.09.17] 發表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多達30萬(天花板上數字),圖為紀念館展廳。(鄧宗弘攝)
遊客在靖國神社的拜殿前參拜。殿前設有捐錢箱。(余俊亮攝)
紀念館中,參加「百人斬」殺人競賽的日本軍官向井敏明(左)和野田毅(右)的照片,頸部被割爛(箭嘴示)。
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有日本軍人以自殺攻擊攻陷中方陣地。這些日本軍被譽稱「肉彈勇士」,至今仍獲供奉在東京「青松寺」。
埋葬東條英機等7個甲級戰犯骨灰的「殉國七士廟」,位於愛知縣蒲郡市的一座山上。題字的岸信介是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的外祖父。

【明報專訊】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後,展開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而參與屠殺的戰犯,如當時南京方面最高指揮官松井石根等,也一同被供奉在靖國神社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中,有遊客將「百人斬」競賽的日軍少尉照片「割頸」。有遊客表示,如果中日再開戰,一定會上戰場。然而,作為加害者的日本,普通民眾卻多搞不清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如果再打仗讓你上戰場,你會去嗎?」記者隨機在紀念館外訪問多名遊客,得到的多數是肯定的回答,有女遊客答「不」,但也表示會從事「宣傳一類的工作」以輔助戰事。來自福建的張氏一家四口一同前來參觀,張女士說,「你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還去祭拜那些日本戰犯,那肯定不行。」她認為,「他(日本)不承認南京大屠殺這個事實,他如果承認的話,像人家德國,承認了以後態度轉變,其實可以原諒、忘記掉,但是如果不承認的話,我們肯定要讓子孫後代永遠記住。」張先生則說,參觀完後對日軍的行為印象很深,「以前還準備買日本車,現在日本車肯定不考慮」。

南京伯伯:中日不會開戰

69歲的南京退休人士張伯伯則認為不會開戰,「我看日本已經認識到不是120年前甲午戰爭時期了,我們現在實力大了,現在我看,她不敢。我們也不會打。我們國防部已經講了,只允許你打第一槍,第二槍都不允許你打」。不過,「如果日本開了第一槍,中國不允許她打第二槍」並非中國國防部正式表態,而是個別解放軍將領的言論。

紀念館原址是南京江東門一處大屠殺遇難者叢葬地,即通常所稱的「萬人坑」,全館佔地3萬平方米,氣氛莊嚴肅穆。館中展示兩處「萬人坑」實景,在陰暗的燈光中,同胞遺骨層層疊疊,部分有被刀刺、斬的痕[或是子彈孔,令人不安。展覽亦提到惡名昭彰的「百人斬」競賽,參加殺人競賽的是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其照片的頸部被?爛,懷疑是遊客所為,但紀念館並無修復。

紀念館大字提醒:遇難同胞30萬

從一進門開始,紀念館就不斷以大字提醒「遇難同胞30萬人」,這個數字一直以來受到日本右翼質疑。館中有一面死難者「名單牆」,上面有1萬餘名有確鑿史料記載的遇難市民名字。展覽並引述當時處理屍體的慈善團體、汪精衛政府和義工等的紀錄稱,一共處理屍體20多萬具。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判決書中對南京大屠殺部分的判辭亦稱,「在日軍佔領南京後的最初6個星期內,南京及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20萬以上……這個數字還沒有將日軍所燒棄的屍體、或投入長江、或以其他方式處理的人們計算在內」。紀念館中設有受害者、倖存者、目擊者及知情人聯絡表,希望蒐集更多資料。

紀念館最後的部分是頌揚和平,一張長^上放置有大串紙鶴,多數由日本人送來,包括上海日本人學校學生、來自日本的友好團體等。在展館出口處的牆上,則有一副對聯,「不為復仇誓言銘記南京歷史遺訓,為了大愛志願謀求世界和平永續」。

戰後半個多世紀,和今時今日的日本民眾交流,可以感受到和平主義已經深植大多數日本人心中。然而他們對歷史的認識十分模糊,甚至扭曲,更難提反省。比如南京大屠殺,有日本民眾的第一反應是質疑死者是否有30萬人,甚至有些根本不知道事件。

即使不是終戰紀念日,周末的靖國神社依然人流如鯽。在靖國神社門口,兩個日本高中生表示對於過去的中日戰爭及南京大屠殺並不了解,世界史沒怎麼上過,不過坦言不希望打仗,覺得安倍政府有些暴走。

中年男:日中責任一半一半

在日本自衛隊及美軍基地所在的橫須賀市,一名出生於1945年的日本老人說,「不知道日本對戰爭有沒有責任,中國老說日本的壞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南京說殺了30萬人,也不知道真假。」他認為應該了解過去,向前看,中日應該友好,也希望日本人的友好能傳達給中國。一名較為激進的中年男子則認為,戰爭責任日本和中國一半一半;南京大屠殺中國報道的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雖然死了人,日本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當記者詢問他名字的時候,他聲稱自己姓東條(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的姓氏)。

掃墓老人:他們為後代而死

而在甲級戰犯的真正墓地,日本愛知縣的殉國七士廟,記者遇到一名前來清掃的老人。他給記者讀了很多戰死者的碑文,他說「即使殺了人,這些人也是為日本的後代而死,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日本人,過去的戰爭可以說是自衛戰爭」。

日本民眾這些模糊的歷史觀與日本的戰後教育及國家宣傳有直接關係,靖國神社堛瑣史博物館「遊就館」對戰爭的美化就是一個例子。隨茼章L戰爭體驗的人大多已逝去,日本社會對歷史的認識正愈來愈稀薄,中日之間的心結要解開並不容易。

明報記者

更多要聞
張德江:人大決定「不可撼動」
【明報專訊】身兼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昨日在北京與工聯會訪京團會面,表明人大常委會就香港政改的決定是「不可撼動」... 詳情
【明報專訊】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昨日以「不可撼動」形容人大常委會就特首普選所作的決定,「撼動」一詞在廣東話雖然較少聽,但在內地媒體的報道及評... 詳情
【明報專訊】人大常委會就政改「落閘」後,泛民主派發起各項「不合作運動」抗議。據悉,身兼港澳協調小組組長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與工聯會會面時,...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公布特首及問責官員民意支持度,特首梁振英得42.0分,較上月中下跌3分,而港大民研指評分今次再跌穿45分「警... 詳情
8私校33直資加費
【明報專訊】8間營辦本地課程的私立中學及33間直資中學獲批於本學年加學費,教育局指當中近三成學費加幅介乎7%至20%,但原來校方可「自選」計...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