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館參贊介紹日本反腐經驗
日本駐華大使館政治參贊有馬孝典向中國民眾介紹了日本在反腐敗領域過往的經驗:「在戰後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日本國家公務員一度廣受國內外讚譽。然而,到了上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牽涉政府高官在內的國家公務員的醜聞層出不窮。對此,日本實施了多項改革措施。國會依託在選舉中所獲得的國民明確且強烈的支持,制定出了《國家公務員倫理法》,據此大幅限制國家公務員的行為。」
中山大學黨史黨建研究所所長郭文亮則對反腐敗的影響持謹慎態度:「當下,全黨上下對中央加大反腐鬥爭力度已有高度共識,但對此可能引發的各種風險卻缺乏足夠的重視和必要的準備。如果對風險估計不足、預防不周,不僅不能從根本上遏制住腐敗的發生與蔓延,甚至有可能犯下習近平總書記所警示的『顛覆性錯誤』」。
郭認為,「大老虎」的聯手反撲和群眾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最高決策層需要關注的。他認為,反腐鬥爭要有頂層設計、公布腐敗案件要循序漸進、反腐敗鬥爭的重點要放在制度建設上」。他主張應「解脫一大批幡然悔悟的『小蒼蠅』,集中力量打擊『大老虎』」。
此前不少媒體都對該問題有過討論,最近的一次討論來自於《學習時報》。
7月21日,《學習時報》刊發題為《反腐轉型之路如何走》的文章。作者認為「強勁的反腐風暴開始突破一些人的觀望、猜疑、僥倖心理,『反腐無禁區』的制度效應得以初現。」文章繼而提出,「在反腐漸入佳境的時候,或許有必要省思:反腐是否迎來了治標到治本的『時機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