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人禍巨災炸不斷守望相助

[2014.08.03] 發表

【明報專訊】在高雄兩天採訪氣體爆炸災難,相對災區一片頹垣敗瓦的景象,令我印象更深的,是高雄市民災後彼此守望相助,以及伸出「友誼之手」,盡最大努力配合和協助記者採訪。

一切來得太突然,除了指的是記者上周五突然收到來電告知要立即動身出發前往高雄採訪,也適用於居民形容今次高雄氣爆事件的情况。在兩天高雄路上,位於前鎮區的災場滿目瘡痍,多條街道被劃出一道道清晰可見的塌陷「傷痕」、不知何處冒出恍似煤氣的臭味、甚至在3層高的樓宇天台驚見車輛殘骸,令人心寒。

尊重記者 災民重溫傷痛

災禍無情,但人間有愛。災區範圍內市政府作出道路管制,禁止車輛和市民內進,但每次亮出記者證時,警察抑或救災的義工均讓記者通行;無論是災區住戶還是在醫院的傷者家屬,得悉記者遠道從香港而來,即便事發當晚經歷慘痛不願回想,最終稱「尊重你們的工作」而願意接受訪問,說出傷痛的經過,對此無言感激。

在收容中心眼見支援義工與災區居民守望相助,儘管災後有家歸不得,仍抱樂觀態度面對,還有那些免費派發物資和鄰近酒店自發向災民免費提供臨時住所等「好人好事」,都是令人鼓舞的正能量。

然而,跟災民閒聊時,對方還是流露出對是次意外揮之不去的陰影和恐懼。不少居民坦言意外過後24小時也沒有作息,身體其實已經「累透了」,卻無法安睡,皆因每當閉上雙眼,腦海不其然就浮現當晚災場慘況,以致一天又一天都不能成眠。

恢復舊貌容易 心傷難癒

記者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提及到回復災區「舊貌」容易,但要「復興」卻困難重重。對心有餘悸的災民來說,有些東西比金錢更重要,他們當下最痛苦的,不只是意外令家破人亡,對年長的一群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彼時精神上的支持便見重要。

明報記者 余瑋 高雄直擊

更多港聞
尋獲漏氣管道 查無登記
【明報專訊】高雄市地檢署正全面調查氣體爆炸意外,指爆炸案涉及公共危險罪,將調查氣爆原因和肇事責任。檢察官昨晚實地勘查後,已發現一條管線有明顯... 詳情
家屬隔玻璃探望重傷親人
【明報專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6樓、7樓加護病房,躺着一個個高雄氣爆事件中嚴重燒傷至六七成的病人,包括下班時遇爆炸的新手爸爸陳俊宇、到場... 詳情
馬英九:地方中央須檢討管道安全
【明報專訊】高雄市發生史上最嚴重氣體爆炸,總統馬英九昨從台北趕抵高雄,敦促行政部門拿出最大的決心與魄力,籲請行政院長江宜樺邀相關部會清點檢討... 詳情
發現制服碎骨骸  疑為失蹤消防隊長
【明報專訊】台灣高雄氣爆悲劇中最少4名消防員及「義消」殉職,另有兩名消防人員失蹤。台灣傳媒報道,救援人員前晚凌晨在凱旋路一部消防車旁邊,發現... 詳情
【明報專訊】針對高雄周四凌晨發生的史上最嚴重氣體爆炸,中國大陸紅十字總會將向「台灣紅十字組織」捐款50萬美元(約400萬港元)。同時,中共浙...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