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吃山竹

[2015-05-25]

《黃帝內經》說:“一陰一陽謂之道。”世上萬事萬物,有陰即有陽,有陽即有陰,有王即有后,榴槤被譽為“熱帶果王”,自應有果后匹配,山竹就是“熱帶果后”。榴槤性熱,進食後容易上火,出現口乾、生飛滋、長眼垢、大便秘結等情況,熱者寒之,此時需要一些滋陰降火的水果,將其中和,情況類同暑熱天時,開冷氣機降溫一樣,山竹性寒涼,能降榴槤熱性,故被譽為果后,其理在此。

鮮吃山竹
材料:新鮮山竹兩個
適用:口乾口苦、口舌生瘡、面長暗瘡

山竹味甘酸,性涼。甘能補益,其性涼,能補充身體津液、生津止渴、潤澤皮膚,還能清熱消炎,如肺部有熱,出現咳嗽,痰稠而色黃者適用、因燥熱而面長暗瘡者,亦屬佳品。其味酸,有收斂作用,肺熱咳嗽者,收斂止咳。

山竹性涼,脾陽虛泄瀉的人,不宜食用,否則加劇病情。腹痛伴寒、或婦人痛經伴腹部冰凍,亦不宜進食山竹,此時應進食榴槤,因榴槤屬熱,寒者熱之。還有,山竹性涼,進食之時,不應進食其他寒涼水果如西瓜、蜜瓜、火龍果、柿子等,否則雪上加霜,對身體無益,有些老人家,日間多食了寒涼水果,晚間會頻頻小便如,因傷害了身體的陽氣。情況類同連食數隻大閘蟹,又不加紫蘇辟去寒氣,亦會造成泄瀉。

世上沒有絕對的認知,只有更好的認識,人類的生活,才會有更好的進步空間。與現行的西方營養學比較,傳統中醫營養學,對微量元素、維他命等範疇,沒有認知,是憑寒熱虛實去指導飲食,會出現不知楊桃會加重腎臟負擔的缺失,這是中醫營養學應該改進的地方,但脫離寒熱虛實去指導飲食,亦不可行,希望日後會有更多研究,加強兩者的配合,是人類之福。

順帶一提,翻閱歷代食療名著如唐代孟詵、張鼎合撰的《食療本草》、元代賈銘撰的《飲食寶典》、明代唐頤著的《食物本草》、明代何克諫著的《食物本草》和清代王士雄著的《隨息居飲食譜》等,都未見有榴槤、山竹的記載,提示這兩種水果,傳入中國的時間或在晚清之後,這一空白,或留待學者日後去考證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