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妊娠糖尿婦子女超重風險增50% 學者籲注意飲食
【明報專訊】本港妊娠糖尿病(GDM)病例漸增,中文大學醫學院追蹤逾500對母子長達20年,近日發表3項研究,包括揭示懷孕期高血糖孕婦的子女長大後的超重風險會增加50%;過重的GDM患者,其子女在青春期早期(9至14歲)時的皮褶厚度快速增長風險高出6.9倍,即更易肥胖。研究團隊稱華人社會素有孕期進補、「一人吃、兩人補」的觀念,或令孕婦營養過剩,長遠損害子女健康。
GDM孕婦過重 子女更易肥胖
研究團隊在千禧年代初期參與大型國際研究「HAPO」,在香港採集逾1600名孕婦的健康數據,其後在孕婦產後7年、11年及18年,邀請她們及其子女再做檢查,最終掌握逾500對母子狀G。3項研究分別刊於國際期刊Diabetologia及Diabetes,揭示罹患GDM孕婦在產後18年確診二型糖尿病風險將增5.4倍(見另稿),亦對胎兒有長遠影響。
第一項研究聚焦GDM如何改變子女從出生到青春期早期的肥胖軌[。團隊將孩子的皮褶厚度增長軌[,即衡量肥胖的指標,分成緩慢及快速增長兩組。結果發現,相較體重正常且沒患GDM孕婦的子女,過重的GDM孕婦,其子女皮褶厚度的快速增長風險將多6.9倍(見表);而患GDM但沒過重的孕婦子女,風險增2.87倍,只過重但沒患GDM的孕婦子女,風險增1.99倍。
母體血糖水平長遠影響子女
另一項研究分析母親懷孕時血糖水平,如何塑造孩子成年後的血糖水平。研究比對孕婦懷孕24至32周期間與孩子成年後的口服葡萄糖耐量(俗稱「飲糖水」)測試結果,發現兩者呈正相關,不論孕婦是否患GDM。中大團隊亦與澳洲墨爾本Baker心臟及糖尿病研究所合作,在第三項研究中識別多個DNA甲基化標記,或可解釋懷孕期血糖偏高與子女血糖異常及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間的關聯。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分泌及糖尿病科主任(學術)馬青雲表示,研究結果反映母體的血糖水平對子女有長遠影響,籲患GDM的婦女產後定期檢查身體,尤其在分娩後首3年,每年檢測血糖一次,並注意日常飲食習慣和體重變化。他提醒正備孕的婦女勿刻意減重,更重要是平日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孕婦避忌運動 學者倡輕量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教授黃志超稱,華人社會信奉孕期進補,籲婦女注意補品會否涉過量糖分,要注意飲食。他說不少孕婦避忌運動,惟「適量散步或其他輕量運動也是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