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收華府57億美元補助 稱對方入股為阻售晶圓代工
英特爾(Intel)(美:INTC) 財務總監David Zinsner表示,特朗普政府入股英特爾,是為了阻止其出售長期虧損,且面臨剝離壓力的晶圓代工業務。
美國政府上周同意,將《晶片法案》提供給英特爾的89億美元補助轉為股權,換取英特爾的10%股份。英特爾已於上周三收到政府一筆價值57億美元的補助,餘下的32億美元要達成國防部訂定的一些指標才能到帳。
FT:倘減持代工 華府可再買5%股份
《金融時報》稱,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的協議,包含一項為期5年的認股權證。倘英特爾對晶圓代工業務的持股降至51%以下,美國政府可按每股20美元的價格,向英特爾額外購入5%股份。英特爾股價周四收報24.93美元。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商務部仍在敲定與英特爾的協議細節。
Zinsner表示,英特爾對代工業務的持股比例,不大可能降至50%以下,預計認股權證最終會逾期作廢,「從政府的角度來看,他們不希望我們分拆該業務或賣給別人」,認股權證可被視為一種制衡機制,以防英特爾走向政府不希望的方向。
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第二財季的收入為44億美元,而營運虧損達31億美元,為英特爾帶來沉重的財務負擔。除了要追趕競爭對手台積電的技術,其在吸引客戶方面也面臨壓力。據稱,Nvidia(英偉達)等科技巨企,尚未向英特爾訂製先進晶片。
英特爾在7月曾披露,其代工業務的未來,取決於能否為其下一代14A製程贏得重要客戶,否則英特爾可能會退出代工業務。
花旗在內的分析師呼籲英特爾出售晶圓代工業務,而高通等晶片製造商曾對收購該業務感到興趣。事實上,英特爾董事會於去年12月罷免了致力推動晶圓代工業務的時任行政總裁Pat Gelsinger,令外界曾預期英特爾可能放棄該業務。
(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