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據報洽入股英特爾
彭博社及《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特朗普政府正與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美:INTC)洽談美國政府入股的可能性,以推進特朗普政府在製造業領域的「美國優先」議程,並緩解英特爾的財務困境。知情人士稱,特朗普周一在白宮與英特爾行政總裁陳立武會面時,談論由政府買入英特爾的股份,尚未知潛在持股規模。
這事態發展令人始料不及,因為就在一周前,特朗普才公開呼籲罷免陳立武,指其與中國企業的關係「存在嚴重利益衝突」。但兩人在周一的會面後,特朗普改口盛讚陳立武的「成功是令人驚嘆的故事」。受美國政府可能入股的消息刺激,英特爾股價周四急升逾7%至23.86美元,市值重上千億美元。該股昨日再升2.93%。
推進製造業「美國優先」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稱,這宗交易將有助鞏固英特爾在俄亥俄州建廠的計劃。英特爾曾承諾將該廠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晶片廠,惟該計劃一再延遲。目前英特爾正大幅裁員,並削減開支,任何協議都將增強其財務狀況,也意味陳立武將繼續執掌英特爾。不過消息人士稱,美國政府出資的計劃仍未確定。
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表示,除非政府正式宣布,否則有關假設性交易的討論,應被視為猜測。英特爾表示,「致力於支持特朗普總統加強美國科技及製造業領導地位的努力」,期待繼續與政府合作,推進共同優先事項,但不會就謠言或猜測發表評論。
英特爾曾是個人電腦中央處理器(CPU)的龍頭,惟近年在設計和製造領域都落後於同業,未能趕上AI潮流。
為拉近與對手台積電的距離,英特爾曾燒錢拓展晶圓代工業務,惟獲利前景未明,該公司最終於今年3月撤換行政總裁,由英特爾前董事陳立武接任。
不過市場分析認為,若缺乏新資金,無論誰執掌英特爾,也只能在專注於晶片設計或製造業務之間二選其一。據稱,特朗普政府官員今年早前曾提出讓台積電透過合資企業,經營英特爾生產業務,但台積電希望專注於自身業務。
由於特朗普政府一直尋求提高美國在半導體製造領域的市場份額,英特爾被視為最有希望實現這願景的美國企業。
分析:模糊政府與私企界限
彭博社指出,特朗普政府入股英特爾的構想,類似於美國國防部上月宣布,將以4億美元購入美國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 優先股的做法,此舉將使國防部成為該公司的最大股東,模糊了政府與私人企業的界限。入股英特爾的計劃,可能是特朗普政府對關鍵產業的新一輪干預。
該政府剛與主要AI晶片商Nvidia(英偉達)(美:NVDA)及超微半導體(美:AMD)達成協議,讓它們向政府提供對華銷售額的15%分成,以換取白宮向其批出對華銷售低端AI晶片的許可。白宮亦於6月宣布取得美國鋼鐵(U.S. Steel)的「黃金股」,讓政府對該公司的重要事務享有否決權,以作為批准該公司出售給日本製鐵的條件之一。這反映特朗普政府正加強控制其認為涉及國家安全的美國重要企業,以提升與中國的競爭。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美國政府的一些交易,可能基於MP Materials的藍圖進行,這意味股權投資、貸款及私人融資等,在政府合作下進行。政府內部人士認為,此舉能讓投資者相信,企業計劃得到美國政府背書,同時為納稅人的錢提供保障。(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