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手記:玩物養志 /文:尚東美
【明報專訊】與金庸、倪匡、黃霑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的蔡瀾上月離世,筆者有幸拜讀4位名家大作,細數一下,「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悉數細閱多遍;也走進過衛斯理、原振俠、亞洲之鷹的奇幻世界;亦曾笑翻於黃霑的「不文」之下,不過數到受影響最深,還是鼓勵大家「玩物養志」的蔡瀾。
誠然,筆者沒辦法做到玩物情趣(和財力)能如蔡瀾之瀟灑,但卻深深認同其萬物「玩」到極致便成大師的真理。試想想,以前社會大眾常認為小孩子不應沉迷打機,但現在電競已是亞運項目,玩到世界一流水準更是萬眾簇擁。事實上大多數玩樂嗜好並無好壞之分,關鍵還是你以「養」的意志還是「喪」的意志對待,簡單而言就是人為物役還是物為人役罷了。
不過說到筆者最貫徹始終的,還是蔡瀾「人生的快樂由犧牲一點健康開始」這句,不單單是指吃的方面,高興之時盡歡一些,畢竟快樂無價。但當然,無論玩物或盡歡,蔡瀾鼓勵的是放開懷抱的自由,不是任性妄為的鹵莽,這是底線。
有時駐站同事對題目苦無頭緒,筆者也會建議「玩物養志」,與其在沒興趣或不熟悉的領域掙扎,何不從自己的愛好入手,做自己喜歡又了解的題材,那份得心應手的快感,足以令寫稿變美差。
文:尚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