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納米院簽備忘 合推MiC科創
【明報專訊】本港不少公屋近年採「組裝合成」建築技術(MiC),房屋局與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昨簽訂合作備忘,就MiC相關科研加強合作,以推動創新建築技術應用及發展,包括由房委會與NAMI共同開發、應用於第二代MiC的「智易扣」。房屋局長何永賢說,智易扣可加快建屋流程,提速、提效、減成本和保安全。翻查資料,採用智易扣的古洞北公屋項目已實現最快4天建造一層目標。NAMI首席業務總監沈文龍稱,智易扣可將內牆牆身厚度大減100毫米,增加單位可用面積。
推「智易扣」減牆厚簡化施工
簽署儀式昨於科學園舉行,出席官員包括何永賢、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等。何永賢致辭稱,在提速、提效及提質興建30.8萬個公屋單位同時,要降成本及保安全,創新科技幫助不能少,而本地公屋目前大量採用MiC,故需發明一個「扣」更快及更好地扣起組件。她提到,政府及NAMI共同擁有智易扣專利,所產收入將投放到雙方日後的合作項目。
會場展板介紹,智易扣是一種預製混凝土結構內牆牆體連接節點系統,能將兩件相鄰MiC組件連接,形成具高承載力的組合結構內牆牆體,同時能有效減薄內牆牆體厚度及簡化地盤施工。智易扣所有節點連接作業均可在模塊頂部完成,使工地現場牆身連接安裝可待同一層所有組件安放後才進行,縮短安裝時間。
沈文龍提到,房屋署希望減薄MiC組件牆身,智易扣可將內牆牆身厚度由原本350毫米減至250毫米,以增加單位內可用面積,研發過程會透過不同計算及1:1實驗再做不同認證,確保品質安全。根據立法會文件,應用於第二代MiC的智易扣較初代MiC可簡化現場工序、減薄結構牆體厚度最高達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