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及銷量下跌若不改善 業界促撤電動車銷售指標
【明報專訊】美國對進口鋼鋁材和輕型汽車加徵關稅令加拿大汽車業遭遇重創,本國三大車廠行政總裁聯袂會見聯邦總理卡尼,促請渥京撤銷零排放車輛(ZEV)銷售指標。他們警告,若維持目標不變,企業恐怕無以為繼,數千個職位勢將流失。
卡尼政府上周宣布取消數碼服務稅(DST),以便跟美國繼續貿易談判。外界關注,他會否進一步讓步,暫緩或撤銷電動車銷售指標,以紓緩汽車業受貿易戰波及的壓力,此舉亦可能對其政治前景構成重要影響。
根據現行規定,在本國銷售的新車中,ZEV車款佔比必須在2025年達到20%,2030年達到60%,2035年更達到100%,以協助實現減排目標。但加拿大汽車製造商協會(CVMA)主席兼行政總裁金斯頓(Brian Kingston)指,這一目標在當前形勢下難以實現。
金斯頓與其他業內人士均稱,美方關稅已導致出口急劇下滑。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加拿大輸美輕型汽車數量按年下跌23%。
加拿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協會(APMA)主席沃爾普(Flavio Volpe)補充,加國每年自美國進口約800億元汽車及零部件,卻將多達85%的本地生產輕型汽車(多為油電或純電車款)出口,出口市場下行令業界壓力倍增。
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初取消美方原訂於2030年達成一半新車為電動車的ZEV指標,其「大而美法案」亦提前終止原本持續至2032年的每輛7,500美元電動車退稅。
渥京早前也提供ZEV補貼,每輛電動車最高可獲5,000元、插電式混能車則獲2,500元,但該計劃因經費告罄於1月暫停。
截至今年4月,加拿大ZEV新車銷售佔比僅為7.5%,較去年同期下跌28.5%。業界認為,缺乏補貼,加上銷量和出口量齊齊下跌,明年幾乎完全無可能達標。
多倫多大學政治學教授科克倫(Christopher Cochrane)分析,卡尼面臨在環保承諾與保護製造業間兩難困境。他指,卡尼雖因聯合反對派組成執政聯盟,獲得一定政策空間,曾成功取消碳稅,但若再讓步,恐逐步削弱聯盟的凝聚力。
渥太華大學泰爾弗管理學院(Telfer School of Management)副教授錢伯蘭(Adam Chamberlin)則認為,卡尼傾向不直接撤除ZEV目標,而是推遲期限,例如將2035年延至2036或2037年,2030年改為2031或2032年,「藉此敷衍了事」。
沃爾普強調,加拿大擁有關鍵礦產、成熟科技、穩定供電與完整供應鏈,不應盲目跟隨美國放棄電動車路線。他認為,渥京應暫停未達標的罰則,調整指標以配合市場實況,並恢復ZEV補貼,同時將有關優惠擴大至傳統混能車,以吸引更多消費者。他亦建議政府協助廠商認清市場需求,推動工廠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