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徵醫藥關稅打亂供應鏈 加出口製藥成分恐受衝擊
【明報專訊】如果特朗普政府對醫藥行業徵收關稅,將擾亂全球製藥供應鏈系統導致藥品短缺,加拿大製藥業也將受到衝擊。
美國商務部周一發布通知稱,將對進口美國的藥品和製藥成分進行審查,為下一步徵收關稅做準備,這意味加拿大對美出口的價值超過70億元製藥成分可能受到關稅打擊,而不僅僅是價值約30億元的製成品。
仿製藥可能首當其衝,因為它們佔美國處方藥的90%以上。加拿大是一些主要仿製藥製造商的所在地,包括Apotex和Pharmascience等製藥大廠。美國藥品進口大部分來自中國和印度,印度生產的藥物活性成分佔美國藥品製造總活性成分的一半,中國生產的藥物活性成分佔32%,美國本土只佔4%。
數十種常用藥或供應短缺
加拿大Teva Pharmaceuticals製藥公司前高管、現任加拿大藥品製造商出口商聯盟(CPMEA)負責人克雷頓(Terry Creighton)表示,由於藥品供應關乎公眾健康,因此傳統上享受關稅豁免。該聯盟上月致函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反對對藥品徵收關稅,強調「如果國家安全是一個問題,那麼加拿大是比其他國家更安全的美國藥品供應商;如果切斷來自加拿大的藥品供應,美國將更加依賴中國和其他敵對國家」。
多倫多大學藥品政策加拿大研究會主席塔德魯斯(Mina Tadrous)表示,美國藥品中有3000多種活性成分,分布在1.5萬個獨特產品中。每個行業都有其自身的複雜性和供應鏈,特朗普此舉企圖將所有藥品生產的供應鏈轉移到美國幾乎不可能。
他解釋,藥品生產有3個關鍵點,每個點通常在不同的地方設施中進行。
首先是生產活性藥物成分,即藥物中對健康產生影響的化學物質;其次是將這些成分製成相應的成藥形式,包括藥片、霜劑或靜脈注射袋中的溶液等;第三是裝瓶包裝,必須符合當地法律,例如加拿大要求有英語和法語兩種文字的藥品說明,「藥品生產是個相當漫長的旅程,大部分旅程都發生在多個國家,而且不同的司法管轄區有專門負責不同的產品」。
塔德魯斯說,關稅將擾亂全球供應鏈並導致藥品短缺。他領導的研究小組最近發表了一份關於加拿大對美藥品出口的同行評審研究報告,該報告顯示包括抗生素和抗憂鬱藥在內的數十種常用藥物的供應可能會因關稅而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