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寶:5招迎關稅戰 拓航運新市場 稱政府會「站前一點」 引領業界發展推示範項目
【明報專訊】美國發起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接受本報專訪稱,關稅戰對本港物流、航運及航空界帶來持續的不穩定不明朗因素,「香港不能漠視今次這一浪有多大、有多高」,當前急務為如何應對全球貨量交易減少,政府已接觸業界了解,不少業界正逐漸把業務重心由美國轉往其他市場,故港府將有五大策略應對,包括修例便利轉口、加強與大灣區港口協作「拉貨」等,令本港的能力和服務均能配合市場轉型。她又稱,以往政府傾向由市場主導自尋出路,今仗政府會「站前一點」作帶領角色,就行業未來如何發展提供更多具體導向,將規劃更多政府領導的示範作業,冀增業界信心。
明報記者 孫澤芳 黃偉超
陳美寶表示,政府連日接觸不同業界,得悉已進行的商業合作大致繼續,暫持觀望態度;但對持續的不明朗因素感擔憂。陳形容,本港確要「面對現實」,但作為對外開放的自由港已非首次面對風高浪急,香港市場非常國際化,令香港有「韌性」,相信可靈活求變,只是需時適應。
她分析,環球貿易均受影響下,當務之急可預期交易貨量減少,港府將有五大策略應對。首先,本港近10年航運市場已從歐美轉移,現主力吞吐量是亞洲區域,雖然個別市場份額未必很大,但綜合中美洲及南美洲吞吐量已超越北美洲,據政府接觸業界,業界亦逐漸將重心由歐美轉往其他市場,當局未來會重點協助業界開拓新興市場,尋求新增長點。
偕灣區合作「拉貨」 研跨省物流通道
第二,政府將更主動出擊「拉貨」到港。陳稱本港港口有與深圳鹽田港合作分工,來自重慶及成都的貨,往歐美的由鹽田負責出口,往亞非拉美國家則透過駁船運到香港再轉口,當局將與更多大灣區港口商討類似合作,爭取貨量。除靠與內地港口分工,亦研究主動拉貨直接到港,與製造業蓬勃的內陸城市建立跨省物流通道。她透露將親身到重慶推銷本港港口服務。
擴轉口豁免報關 中東設船舶辦事處
第三,當局將探討藉減省報關手續、提升轉口效率吸引轉口貨。陳美寶提到,本港有六成航運貨為轉口,明年當局將提修例釐清轉口貨物定義,以將現時航空轉運貨物可豁免許可證報關的安排,擴展至海轉空、陸轉空等多式聯運貨物。如何杜絕減省手續後衍生走私?陳稱會在葵青貨櫃碼頭撥地作監控區,以確保貨物完整地正常轉口。
第四,陳稱會深化與國際港口及船舶之間交流合作,擴大航運網絡。她透露,已就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與埃及和歐洲多個港口商討合作,下半年亦在中東增設船舶管理辦事處,吸引更多船舶在港註冊,在港做船舶融資。
發展飛機租賃 天津業界擬來港
最後航空方面,陳美寶相信,本港若要維持樞紐地位需升級轉型,「不再只說多少客流、人流,而是打開門做生意,提供多元化服務」。陳認為,關稅戰影響全球產業鏈,包括飛機供應,飛機租賃將為必不可少融資手段;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現為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區,她稱該區註冊的天津東疆飛機資產管理公司近日看中香港國際化、資金流轉自由,將在港成立子公司,日後內地及海外租賃公司和航空公司將在港做飛機融資交易。
陳美寶稱,上述策略旨在令本港能配合市場轉型,又形容政府會「站前一點」,「以往會說,業界你告訴我(政府) 怎樣選擇、投資,結果業界只能各自籌謀……有些業界告訴我不知道、我看不通」。她表示,如今政府認為帶領角色重要,以綠色燃料加注為例,政府為每種燃料訂立優次清晰路線圖,且安排加注示範,令業界得悉有配套及產業走向。她預計面對風高浪急,業界做投資決定時會更小心,政府日後會告訴業界清晰目標、取向。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