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自動駕駛奔穗鬧市 駁機場高鐵站 實測耗時相若網約車 助加快商業化營運
【明報專訊】大灣區的自動駕駛商業化邁向新里程。今年2月,自動駕駛企業小馬智行開設了從廣州市區往返廣州白雲機場及高鐵廣州南站的路線,是首次有自動駕駛汽車於市中心路段營運,雖然目前只能接受預約,不像在南沙、黃埔等試點區域隨約隨到,但能在鬧市繁忙路段行駛,有助加快自動駕駛汽車全面商業化營運的進程。
明報記者 陳子凌
非繁忙時段營運 須預約
小馬智行新設的兩條市中心自動駕駛路線,可以從天河區的冼村地鐵站、海珠區的廣州塔、廣交會展館及越秀區的花園酒店指定位置往返白雲機場或廣州南站,也是首次有自動駕駛汽車開進廣州市中心、機場和火車站。雖然目前兩條市中心路線只在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以及晚上7時30分至9時30分的非交通高峰時段營運,但對比起小馬智行過去在南沙區試營運,這兩條自動駕駛路線不單途經鬧市,且會行駛在車輛較多的主要路段如獵德大橋、環市東路等,對自動駕駛系統的挑戰更大。
主行高速 無法更改行車路線
本報記者早前試從冼村地鐵站乘車至廣州南站,在預約時間1小時前,小馬智行的手機程式便通知汽車已出發前往上車點,並提示最多只能逾時等候30分鐘。考慮到乘客可能會攜帶行李,兩條路線安排的均是7座MPV汽車。據記者觀察,自動駕駛汽車前往南站的行車路線與網約車慣常所走的路線不同,設定的路程主要行走高速公路,估計是要配合高速公路上的道路感應,但也因此沒法像網約車那樣因應交通狀G隨時更改行車路線;行駛期間,自動駕駛汽車也會刻意與前車保持一定距離,確保前車急煞或旁邊有車切線時,有足夠空間及時間減速應對。此外,與在南沙乘坐時最高時速只有60公里不同,自動駕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可行駛至最高時速80公里,安全員表示,系統會因應不同路段的最高限速及路G自行調節,「如果走機場高速,可以去到120公里」。
途中兩意外 感應有誤急煞
比起網約車,自動駕駛汽車力求保持均速及較少切線,因此行駛全程比較平穩,但其間也發生兩次意外。第一次是汽車上天橋時,感應系統疑似誤以為橋下建築物在橋上而煞車;另一次則較為嚴重,汽車在準備駛向高速公路收費站時突然急停,後座力令記者需要雙手撐住前座椅背,安全員事後解釋可能當時有反光導致系統以為有突發事故而緊急停車,但原因是否正如他所言則無從稽考。
車費參照的士 較網約車便宜
是次行程全長25.2公里只花約半小時,與網約車常走的22.4公里路線耗時相若,據手機程式顯示,小馬智行的收費參照廣州的士收費標準,車費在優惠後是70.5元人民幣,比起網約七人車要便宜一半,但較網約房車略貴。兩條市中心路線只會派出配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汽車,對行李亦有限制,只能攜帶一個30吋的行李箱或兩個24吋以下的行李箱,總重量也不能超過20公斤。另外,兩條路線需要預約,最好是提前一天,如果當天預約則只能在上午預約當晚的時段。
小馬智行中國區公關負責人戴敦峰表示,兩條中心區路線是響應廣州最新條例。2025年2月28日正式實施的《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條例》提出要逐步有序推進全市人類駕駛和自動駕駛混行試點區建設;市、區政府應支持自動駕駛汽車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機場、港口、車站等的出行服務,並就自動駕駛汽車的道路測試、示範應用、示範運營和商業運營進行詳細規定,提供全面法律保障。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運營中心主任吳政銘估計,在新條例的支持下,今年底符合條件的自動駕駛汽車可望在廣州全市區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