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半夜求醫無選擇」 盧寵茂:逾半第四五類急症病人日間求診
【明報專訊】急症室明年起加價至400元,危殆(第一類)及危急(第二類)病人免費。醫衛局長盧寵茂昨在電台節目回應稱,近日有意見指現時半夜看醫生無其他選擇,盧稱急症室逾半第四(次緊急)、五類(非緊急)病人是在早上8時至下午4時求醫,相信日間時段有其他醫療選擇,而夜間亦有夜診、私家醫生等服務。他又表示不同意「向第三類(緊急)病人加價是道德不正確」,認為5類病人都應該收費,而危殆及危急病人可豁免是要反映急症室的功能。
不同意向緊急病人加價道德不正確
指市民是個人健康「第一責任人」
盧寵茂昨在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表示,急症室技術含量高、成本高,維持20%的共付率合理。他亦提及,目前第三類病人有約三成需要入院,而第四類病人只有不足一成人最終需住院。他強調,市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而急症室亦不是健康問題的「第一接觸點」,籲市民有傷風感冒等不適,應預先計劃求醫,而非到急症室或夜間門診取藥。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協幹事彭鴻昌則認為,病人難判斷自己是否有需要使用急症室,而有近一成第四類次緊急病人需入院,該些病人並非不恰當使用急症室,認為政府應研究有關病人的需求,並在社區層面提供相應服務。
另外,有聽憮P電稱自己曾在公院急症室工作,留意到所謂「濫用」急症室的人多為綜援人士,而加價後該群體續豁免收費,質疑加價或未必有效。
盧寵茂回應稱,改革不應針對弱勢群體,沒人想求人幫助,「捐錢的人應該幸福過接受的人」,而未來會轉變公院普通科門診角色為「弱勢群體的家庭醫生」。
質疑醫療通脹說法誤導
病人流向私營生意更好
至於有意見擔心公營醫療收費調整後,私營醫療會「水漲船高」而同步加價。盧寵茂昨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質疑有關說法是否誤導,甚至引起公眾恐慌。他表示,如果最終有10%的第四及第五類病人轉看私家醫生,不會令到私營診所即時生意好轉,進而加價。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昨在電視節目《有理有得傾》表示,未來研究恆常化急症室退款機制,但會考慮收取「分流費」。對於有醫生憂誤導市民,以為有一萬元封頂機制「就認為將長者放在醫院好過放在安老院」,高拔陞回應稱,若病人因為不想去院舍而住院,則需要視乎個別個案處理,強調若毋須住院卻強行留醫,並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