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漢豪研推「按實補價」 議員料加快北都發展
【明報專訊】立法會昨日舉行前廳交流會,發展局長甯漢豪會後表示,正研究就修改地契「補地價」推出「按實補價」,即按實際興建規模而非最高樓面面積釐定補價金額,「目的是讓一些發展早日可以『去馬』和成事」。多名議員歡迎建議,民建聯劉國勳表示發展商毋須一次過投入大筆資金,減少風險及增加彈性,相信有助加快北都發展。
副財政司長黃偉綸、甯漢豪及房屋局長何永賢昨日出席立法會前廳交流會,甯會後表示就土地發展提出多個「拆牆鬆綁」方向,包括研究就修訂地契實行「按實補價」,由按照最高樓面面積釐定「補地價」金額,改由實際興建規模而定。
研樓面寬免擴至地面停車場
甯漢豪表示,目前發展項目只有地下停車場能獲樓面面積寬免,對建造成本和時間影響很大,正探討地面停車場能否同獲寬免。她又預告短期內將推出措施,方便使用商業地帶的公眾休憩用地舉辦活動,期望讓業權人善用商場內或商業大樓外的休憩用地,帶動經濟氣氛。
劉國勳稱,有發展商考慮到土地成本高,擔心市場無需求,寧願暫時放棄發展,他認為「按實補價」容許發展商按實際興建樓宇的規模及發展用途「補地價」,毋須一次過投入大筆資金,變相可分期發展,相信有助引入市場力量,加快北都發展。他又稱,政府正研究項目落成前禁止拆售,避免發展商沒完成整個項目。經民聯林健鋒亦稱「按實補價」是好事,料有助增加發展商興趣,但稱容許按年期分期付款更簡單。
何永賢則表示,會上討論到「簡約公屋」最新情G、「簡樸房」規管制度和修訂《房屋條例》打擊濫用公屋等議題。
今次是新模式下首次前廳交流會,以發展及房屋兩個事務委員會為基礎討論。黃偉綸認為,新模式使討論更聚焦,交流氣氛熱烈,感謝議員發表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當局會小心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