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25
    星期二

向華製貨船徵費 美企憂成本飈
憧憬關稅縮水 道指升近600點

[2025.03.25] 發表

美國政府擬向停泊美國港口的中國建造船舶,每船貨物徵收逾百萬美元的額外港口費。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周一起舉行為期兩天聽證會,聽取供應鏈、航運業等意見。彭博社指出,美國企業、貿易團體及專家憂慮,額外港口費對環球貿易的破壞力,遠超關稅,甚至可能引發「貿易末日」。不過《華爾街日報》的消息指,白宮可能縮小4月2日生效的對等關稅範圍,美股三大指數全部攀升,道指全日升597點,升1.42%。納指升404點,升2.27%。美國國債價格回落,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4.32厘。

彭博社指出,目前連繫歐美的跨大西洋航線,船運公司的八成貨運船舶由中國建造。若美國要向所有中國建造船舶徵收額外港口費,每批貨物將面臨100萬至300萬美元不等的附加費。這意味由德國運往美國的鋼管貨運成本,可能較目前高出一至兩倍。

物流服務商Mercury Group表示,原要準備將一批1.6萬公噸的鋼管裝上貨櫃船,運往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但由於美國可能徵收額外港口費,這批鋼管仍存放在德國貨倉,直至收費措施明朗化。

中國建造貨船佔全球交付逾半

這只是USTR為遏制中國在造船、物流及航運領域的主導地位而引發的大量交易障礙之一。根據USTR的數據,中國建造的貨運船舶,以噸位計算,由2000年佔全球貨船總交付量的5%左右,增至目前一半以上(見圖),反觀韓國、日本等主要造船國近年產量顯著下跌。美國造船廠去年的貨船產量更僅佔全球0.01%。

USTR指出,中國的主導地位,使其在全球供應、定價等方面擁有市場力量,徵收關稅及額外港口費是要起制衡作用,消除中國對這些產業的主導地位。擁有全球最多訂單的造船集團——中國船舶集團表示,美方政策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

美國零售商協會(NRF)指業界認為額外港口費的威脅較關稅尤甚,因為這會直接衝擊供應鏈。船東已表示,不僅會轉嫁成本,還會撤出部分航點,一些中小型港口將受到波及。

航運業研究機構Clarksons Research Services指出,若船舶是由中國製造,並由中國企業營運,且運載中國製造商的貨品,那麼每次停泊美國港口的費用,可能高達350萬美元。去年停泊美國港口的83%貨輪,以及近三分之一的運油輪,將面臨額外港口費。

理論上,額外港口費可為美國庫房帶來400億至520億美元收入。不過由於美國政府一再提高對中國產品的關稅,並加徵鋼鋁關稅等,加上4月2日準備徵收新的對等關稅,一些美國企業已感到焦慮。世界航運理事會(WSC)指出,每次港口停泊收取數百萬美元是行不通的,最終只會懲罰美國消費者及企業,導致價格上漲,並威脅就業。

商界指出,這非但無法提振美國造船業,更會打擊美國經濟,令美國貨品在國際上更為昂貴,而貿易可能轉往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地,並推高全球運費和美國通脹。

業界:或引發「貿易末日」

USTR正建議,未來更多美國產品需由懸掛美國國旗、由美國人駕駛及建造的船舶進行運輸。航運業卻憂慮,美國造船廠恐需數十年才能滿足產能需求。海運業資深人士、貨運史作者John McCown稱:「若要給貿易一錘重擊,這就是他們要做的。一切不利措施疊加,這就像貿易的末日」。(彭博社)

更多國際要聞
美國與俄羅斯的代表團周一(24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行閉門會議,磋商烏克蘭戰爭停火的技術問題,包括黑海航運安全倡議,把暫停攻擊範圍由能源基... 詳情
WSJ:美「對等關稅」擬縮窄範圍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表示將於4月2日起對所有貿易伙伴實施對等關稅。《華爾街日報》(WSJ)周日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白宮正縮窄新關稅措施範圍,汽車... 詳情
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揚言要控制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之際,白宮周日表示,副總統夫人烏莎.萬斯(Usha Vance)周四將率領高級代表團訪問格陵蘭... 詳情
憲院駁回彈劾 韓總理復職
韓國國務總理韓悳洙周一(24日)獲憲法裁判所(憲法法院;下稱憲裁)駁回對他的彈劾,即時恢復總理及代行總統職務。韓案為去年12‧3緊急戒嚴風波... 詳情
新加坡早前爆出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洗黑錢醜聞後,當局加強打擊。英國《金融時報》(FT)周一(24日)報道,不少新加坡人都避免炫富,因此停止購買名...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