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書談假資訊均提國安 指刻意挑戰政府權威屬違法
【明報專訊】下學年(2025/26)起,取代常識科的小學「人文科」及「科學科」將在小一和小四級推展,首批課本近日通過教育局評審。本報比對人文科3間書商小四課本講述「資訊素養」的課文,均展示假新聞或假資訊例子,如有國家「即將崩潰」、「食鹽有助防止輻射」,並扣連至國家安全。有課文稱,有些人以政治目的或宣揚個人理念「刻意散播挑戰中央和特區政府權威或影響國安的假消息」,提醒學生屬違法。
根據教育局小學人文科課程框架定稿,小二級學習主題包括「資訊素養」,建議佔3個課節(每節約35分鐘計);小四級學習主題「傳媒與資訊素養─明智的選擇」,建議佔11個課節。局方建議小一至小二生每周兩節人文科,小三至小六生每周兩三節。
教分析來源查核 留意「事實」抑「意見」
近日已過審的小四人文科課本中,3間書商均教導學生判斷資訊真偽,舉例教育出版社《今日人文》指出,學生收到信息後可分析來源,了解作者或機構是否具公信力;並查核信息,比對資訊有否矛盾或不合理;留意內容是否已「過時」;亦可核查圖片有否「改圖」痕[。該課本亦請學生留意報道屬「事實」還是帶有個人或媒體立場的「意見」。
此外,3間書商亦利用假新聞、假資訊例子,扣連至對個人、社會及國家的影響。香港教育圖書、聯合培進教育出版的《人文探索》以「天文台向貨櫃碼頭公司預告將掛十號颱風警告信號,威力百年一遇,料嚴重威脅珠江口沿岸的安全」為假新聞例子(見圖),「教師用書」提到國家層面「風暴消息令珠江口城市的居民恐慌,影響國家社會穩定和安全」,並提醒教師可在課上講述學生應小心求證,拒絕轉發假消息,維護誠信及國家安全。
教育出版社《今日人文》提及,有些人因政治目的或宣揚個人理念,刻意散播挑戰中央和特區政府權威或威脅國安的假消息,提醒屬違法行為。現代教育研究社的《現代小學人文》亦提及使用社交媒體時必須守法。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