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協日收兩純種幼貓 多染病料內地走私 曾3日救35貓 料匿名通報者遺棄
【明報專訊】愛協2024年曾連續3日收到匿名通知,在同區不同地點先後拯救35隻純種貓,愛協相信有關匿名通報是「自編自導自演」的動物遺棄,將貓、狗等入籠放置路邊,再致電拯救動物的機構通報,近年同類情G不少。愛協去年首11個月拯救及接收的貓增加,特別是純種貓,其中幼貓顯著比新冠疫情前多,日均兩隻,多有傳染病,愛協相信是由國內非法跨境到港,料因通關恢復後動物走私相對易,且網上買貓價格低,或吸引想養純種貓的人從非法途徑買貓。
明報記者 江麗盈
愛協強調,上述買貓途徑風險極高,或要承擔高昂醫療費,甚至導致社區貓群爆發傳染病,籲巿民養動物前三思。
漁護署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中,近5年共接收逾2.4萬隻動物,當中逾三成半是貓狗。愛協2024年首11個月則拯救及接收4850隻動物,包括1480隻貓及427隻狗,貓的數量高於2023年、狗的數量則略低於2023年(見表)。
副總監:倘被棄貓入社區恐爆傳染病
愛協動物福利(營運)副總監連俊雄表示,去年拯救及接收貓隻數字上升,特別是純種貓,有英國短毛貓、摺耳貓、暹羅貓等,「什麼類型的貓都有」,獲救時大多已患病。連提到,近年有不少個案懷疑是有人遺棄動物後匿名通知愛協,去年9月就有一宗是愛協一連3日收到來電,先後在西貢區不同地點拯救共35隻純種貓,牠們各有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如貓癬、貓感冒。
連俊雄認為,近年養貓的人增加,但獲取途徑未必合法,「可能是經過一些無良的繁殖者、或者一些不合法入境的動物」。他說,愛協去年接收的純種貓,部分是較年老的病貓,似是有人飼養一段長時間後遺棄;部分則較年幼,有些僅四五周大,身上無晶片,多有傳染病,相信是由國內非法跨境到港。
連又說,自內地與香港恢復通關,動物走私相對容易,且網上買貓價格低,想養純種貓的人或因而上網買貓,再由賣家安排走私到港。連指出,這些貓無接種疫苗、容易染病,醫療費用不菲,若遭遺棄進入社區,更可能釀成區內貓群爆發傳染病,「(新冠)疫情後,我們撿到的純種幼貓比之前多,差不多每日都會有兩隻出現」。
他強調從非法途徑買貓風險極高,更助長非法繁殖及動物走私,「實際上是一件沒有好處的事」。要改變社會風氣,他說只能靠不斷教育,並不厭其煩提醒市民養動物前三思,特別要明白當動物生病或年老,醫療費用可以很昂貴,「始終養動物是一生一世」。
領養稍升拯救亦增 收容所「流轉未夠快」
接收動物多,但愛協近兩年的領養數字則較疫情時低。連俊雄相信現時人們傾向不養動物,除了與目前經濟環境較差有關,疫後港人生活模式也有轉變,較多出遊、外出活動,較難照顧動物,領養數字低迷的困局也見於全球各地的動物收容所。
他續說,現時愛協平均每日最多收容約400隻動物,即使去年首11個月領養數字已較前年回升,但流轉仍未夠快,難減輕收容所壓力,「有些動物可能留在協會幾個月、或者幾年,所以就算我們想收另一隻動物,也未必有空間」。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