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24
    星期二

受壓華企挑戰與鴻海插手 加速合併拓電動車業務

[2024.12.24] 發表

本田與日產尋求聯手出於多項因素,日產自前董事長戈恩2019年涉挪用資金而逃亡後元氣大傷,事隔5年仍需裁員和減產,須望本田打救。本田和日產本已面對中國電動車銷量大增的挑戰,加上尋求進軍電動車行業的台灣電子設備代工巨擘鴻海有收購日產的計劃,令本田擔心失去這個電動車重要合作伙伴,因而加速合併步伐。

日產銷量6年減近40%

日產在2018年底時任董事長戈恩被捕後,不時宣布大規模裁員和關閉廠房,管理層頻繁變動,其全球銷量已從2018年的逾560萬輛減至去年的340萬輛。日產既要維繫當前汽油車銷售,又要投資下一代技術,資金陷入緊張,拖慢產品更新——因擔心高昂開發成本,日產丟失了電動車領域的初期領先優勢。

本田7月撤廠 削兩成產能

日產與本田商討合併的另一主因,是盼助抗衡包括來自中國等競爭對手的挑戰。比亞迪等車廠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愈益受歡迎,令日本汽車業界僅餘走獨特混能車路線的豐田一枝獨秀,日產和本田當初藉在中國大陸建廠開發新市場的大計已告失敗:本田7月宣布將會關閉部分大陸的廠房,削減兩成產能,日產則擬削減兩成全球產能,被削減的100萬輛產能過半來自大陸廠房。

在本田看來,跟日產合併有助分擔開發新技術的高昂成本,兩者3月才宣布在電動車領域展開合作。惟《朝日新聞》引述消息人士指,鴻海有意收購日產,促使本田加快與日產的合併步伐——日產是本田在電動車業務的關鍵伙伴,一旦日產遭外資收購,將威脅到本田增長策略。鴻海2019年進軍電動車業務,盼建立在智能手機以外的新主要收入來源。《日經亞洲》稱鴻海今春已有意收購日產,《朝日》指鴻海擬購入法國車廠雷諾持有的日產股份。

學者:鴻海或更適合日產

日本伊藤忠總研高級研究員深尾三四郎指出,日產需要外力救助,但本田未必是理想救星,尋求成為人工智能(AI)自動駕駛汽車生產商的鴻海可能更適合。深尾認為日產已沒有時間在電動車和「軟件定義車輛」(SDV,即可透過軟件更新管控運作和提供新服務的汽車 )市場上競爭,當務之急不是追求規模,而是像鴻海推動夏普(Sharp)重建般迅速管控營運。

(綜合報道)

更多國際要聞
美國紐約市地鐵周日(22日)發生縱火殺人案。一名在地鐵列車內的女子被一名危地馬拉移民男子縱火,該女子最後當場證實死亡。疑兇一度在現場觀看整個... 詳情
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周日(22日)宣布提名PayPal共同創辦人豪里(Ken Howery)為美國駐丹麥大使時,再次提出想由美國擁有及控制丹... 詳情
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周日(22日)公布國防部要職的4項新提名,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在「特朗普1.0」曾任國防部副助理部長的共和黨戰略新星柯伯吉(... 詳情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周日(22日)突然到訪莫斯科,在克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菲佐稱普京表明會繼續向歐洲提供天然氣。 菲佐此行是自2022... 詳情
越南最大城市兼經濟樞紐胡志明市的「城市鐵路1號線」周日(22日)正式通車,該鐵路線包括長約2公里的該國首條地下鐵路區段。 該項目被定位...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