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地球:魚蝦海葵互利共生
【明報專訊】在觀賞魚類中,小丑魚可算是最為人熟悉的,一來牠的顏色鮮艷,有黃、紅、橙再加上白斑,相當醒目吸引;二來牠與海葵共生,穿梭於海葵中互動又別有一番美態。
小丑魚衛家園
在香港出沒的小丑魚主要是克氏雙鋸魚,年幼時的牠們常躲藏在海葵的觸手之間,較為害羞。但長大後,保衛家園的性格往往會令潛水員避之則吉,因為牠會驅趕接近者,咬牙發出聲音威嚇入侵者,甚至將人咬至皮破血流。所以,常見描述稱小丑魚與海葵共生,牠們會利用海葵作保護,但在這個場景下似乎不太適用。另一方面,小丑魚食剩的食物或引來的海洋生物,使海葵更容易覓食。這種兩者都得益的關係,稱為「互利共生」。
葵蝦不離棄
與海葵共生的,還有一些透明又細小的蝦,牠們的共生關係更密切。香港最少有兩種葵蝦,分別是較透明、背部有一個明顯V形白斑的霍氏濱蝦,以及身體較粗大、有多片像蛋殼色白斑塊的短腕岩蝦,俗稱蛋殼蝦。牠們只棲息於海葵上,有時海葵受到干擾會縮作一團,牠們仍不離不棄,躲於海葵中央或趴在海葵外部。因此,葵蝦與海葵更能展現互利共生關係,海葵提供棲息與保護予葵蝦,葵蝦又會為海葵提供清潔服務。
有無四角關係?
海葵、小丑魚和兩種葵蝦,會否發展成四角關係?筆者只拍到一次海葵、小丑魚和霍氏濱蝦的三角共生關係。到外地潛水時,有機會遇到不同種類的小丑魚,可以近距離拍攝,感受牠們溫柔的一面,幸運的話,更可以拍下小丑魚媽媽照顧即將孵化的魚卵。
文、圖:嗇色園主辦可觀中心、可銘學校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天下 第3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