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遠超負荷 專家:大溫排水系統老舊須升級
【明報專訊】大氣河流來襲,給大溫部分城市在一個周末帶來一個月的雨量,專家指出現時氣候不再有一致性的模式,今次提醒大家,以舊數據設計的排水系統需要升級。
卑詩大學(UBC)工程學院兼職教授維索斯(Troy Vassos)指出,目前的排水系統部分問題緣於工程師使用舊數據和平均數來估計需應付的雨量,但大溫在過去20年的雨量,相比舊數據已大幅改變。現在無論哪一季節,都已不再有一致的氣候模式。
他舉例說,若仍以按單日雨量50毫米來設計,儘管加上安全考慮將其翻倍至100毫米,但突如其來的降雨量達到150或甚至170毫米,這正反映氣候事故能多快超出設計標準。
據加拿大環境部氣象學家數據,在上周五至周日來襲的大氣河流,給西溫帶來203毫米雨量,高貴林更錄得256毫米,在上周六一段6小時的時間內,下了85毫米雨。高貴林當時一度錄得一個小時降雨20毫米,相當驚人。
於大溫其他地區,以溫哥華國際機場監測站為例,錄得113毫米,溫哥華海港則達175毫米,溫機場10月的整個月正常雨量僅120毫米。
北岸緊急運作中心總監科恩(Peter Cohen)表示,北溫區的團隊事前有做準備,清理雨水渠及道路,但降雨量是前所未見,在部分情況下,超出雨水渠系統可承受的雨量。
社交平台出現多條北岸溪流氾濫,深灣(Deep Cove)雨水渠倒灌街道的片段。
據大溫都會局運作副總經理迪奧(Mani Deo)指出,洪水也對大溫地區的污水處理系統造成問題,區內27處溢流,即滲入系統的雨水淹沒管道,而當中5處前日仍水浸。
迪奧表示,在風暴來臨前一周,當局已花不少間清理系統從而騰出空間,又預備沙包和確保水泵有效,工作人員由上周五至及後數天都不間斷24小時工作。
他提到部分去水系統,如溫哥華及新西敏的雨水及污渠系統設計已有100年之久,但該些系統不能承受百年一遇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