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喜聞減息 樓市料平穩向好
【明報專訊】加拿大央行昨日將基準利率大幅調低0.5%至3.75%,銀行貸款經紀和地產經紀均認為是利好信號,但亦指短時間內樓市不會出現火爆局面,相信後續會穩中有升;有明年年初續按揭的業主初步計算,按此趨勢下去,明年按揭供款或可每月減少100元。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貸款經理王子雲表示,有按揭貸款且選擇浮動利率的業主將即時受惠。不過,即使利率下降,折算到每月供款卻並不一定有明顯下降。
他解釋說,供款的調整取決於辦理按揭貸款時選擇的方案。有的方案,利率下降,每月供款會跟隨下降;有的方案,供款數目維持不變,但每月用作還本金的金額卻會增加,如此,還款期便會縮短。
王子雲強調,央行此番將基準利率降至3.75%,這個數字並不是商業銀行的按揭貸款利率。經過連續四次降息後,銀行的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仍達5.95%。身為貸款經理,他深切感受到過去大半年樓市清淡,儘管央行基準利率一降再降,按揭浮動利率仍高於3年固定按揭利率。他認為,只有這兩種利率的高低發生倒轉,房地產市場才可能有明顯反彈,而這仍需要時間。
此外,他還認為,影響大溫樓市的不僅有銀行利率,更有移民和其他國家經濟的影響。他說:「對於部分潛在買家,利率下降可能只是令每月月供下降幾十元,而中國國內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他們在國內的房子不能順利出手,或者價格下跌,直接導致他們在加拿大買房時首付一下子少了幾十萬,甚至暫時完全沒有了首付」。
熊貓地產創始人譚中偉亦坦言,過去央行三次降息並未在房地產市場引起太大反應,因為購房成本仍比較高。而他相信,此番已是第四次降息且一次性降了50個基點,對潛在買家的心理衝擊應比較大,「積累效果應起作用了。」
不過,他亦指出,預料市場不可能再跌,但也不會出現暴漲,後續會呈現平穩上升的趨勢,相信2025年至2026年應是行業的「賺錢周期」。他分析指,對於本地買家,利率下跌會令到可負擔能力增強,故有剛需和有換房需求的買家會陸續進場,而由本地買家主導的市場會更為平穩健康,不會出現大起大落。
對於投資者,譚中偉認為,始終應持謹慎態度。他認為,新民主黨(NDP)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民宿禁令、投機空置稅、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 tax)等,都是對房地產市場的過度監管,「如果NDP繼續執政,房地產市場的路還有很長。」
家住本那比的朱太昨日聽說央行大幅降息,十分高興。她表示,他們的獨立屋尚餘10萬元按揭貸款,在今年年初更新了按揭,當時利率超過6%。他們當時已意識到今年將開啟降息周期,故更新貸款計劃時特意選擇了只簽一年,而此前每次都是與銀行簽兩年期合約。
朱太說:「目前我們每月按揭還款為639元,今年12月如果再降息一次,待到明年年初我們續約時,可能那時的按揭貸款利率有機會降到4%,如此每月還款變為526元,每月可省113元。」而身邊的朋友覺得朱太一家最為幸運的是,在今年年初以6厘續約之前,他們在2021年與銀行簽按揭時的利率僅為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