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急推新例 削外勞留學生 專家抨失衡 準移民添焦慮
2026年臨時居民目標 降至佔加國人口5%
【明報專訊】加拿大移民局近期再出新政,將國際學生畢業後申請工簽的條件與語言水平和所學專業掛u,令大批學生畢業後留在加拿大的難度陡增。有移民律師批評今年一系列新政是一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臨時措施,亦有不公平之處。有指今年畢業的國際學生,雖未受新政影響,但為找工作不惜搬離大溫,愈搬愈遠,對未來充滿焦慮。
有聯邦移民部長米勒(Marc Miller)今年早些時候宣布,計劃將臨時居民的數量從佔加拿大總人口的6.5%,下降到2026年時的5%,隨後多項旨在削減臨時居民的政策相繼出台。最近移民局公布有關國際學生學習簽證和畢業工簽(PGWP)的變化細則,並宣布新政從11月1日開始實施。
本報記者查詢移民局網站獲悉,變化主要包括:進一步減少新的國際學生學習許可證,從今年的48.5萬份減少至明年的43.7萬份。以往碩士和博士不受國際學生人數上限的限制,現在亦包括在這些名額中。
此外,對畢業後申請工簽的國際學生,新增語言水平和專業要求;必須畢業於長期人力短缺的5類專業,即農業、醫療保健、科技、貿易、運輸,才符合申請工簽的條件。米勒預計,僅這一項變化,在未來三年將減少發放17.5萬份畢業工簽。
溫哥華律師李廣田認為,移民局今年出台的一系列措施都是迫於反對黨和加拿大民眾的政治壓力,為了應對批評,針對醫療、住房和失業率失控的現狀所採取的臨時措施,並沒有系統性地解決問題。
他指,移民政策的不穩定肯定會給潛在的申請人帶來焦慮,令其學習和生活不穩定,亦不公平。他續指,加拿大有很多較為偏遠的地區非常缺短工,比如,農場採摘和卡車司機,這些在過去都是通過外勞解決的,現在都受到了嚴格限制。
移民律師李克倫(Richard Kurland)則將這些政策稱之為「藥水膠布」(band-aid)的權宜之策,他認為應該摒棄。他說:「真正的問題是未能警告人們,移民規則可能隨時發生變化,恕不另行通知,並且具有追溯力。這其實很容易做到,只要每個人提出簽證申請時,就應該出現類似警告。」
他補充說,移民局未能這樣做,所以新規則本應只面向新的申請人,但事實並非如此。
談及今年以來多項旨在削減臨時居民的新政的影響,李廣田注意到,國際學生和移民的申請人都在減少。他說:「一方面,現在加拿大政府會更多地考慮申請人是否符合加拿大的價值觀,另一方面,由於各項政策愈來愈嚴,人們正在將興趣從加拿大轉向澳洲和新西蘭」。
他指,相較今年這種「急剎車」般的政策,未來的政策需要一個平衡。
雖拿到3年工簽 畢業生愈搬愈遠
李克倫則表示,低薪外勞的減少,如果帶來了人力成本的普遍上升,那麼消費者將進行選擇,當然難題在中小企業主一邊。他還說,在大量招生國際學生之前,專上院校運行得很好。減少國際學生數量後,院校可以再次很好地工作,不過,政府需要給他們補充資金,即彌補學生減少帶來的收入損失。
今年8月從西三一大學(Trinity Western University)畢業的國際學生周同學分享說,他未受畢業工簽變化的影響,已拿到3年畢業工簽,但仍對未來充滿焦慮。
他表示,目前已經在加拿大境內的國際學生受影響較小,只需滿足額外的語言要求;受影響較大的是11月1日之後申請來加拿大的國際學生,「應該有很多準備要來的被新政嚇退了」。
不過,他坦言:「政策隨時都有變化的可能,所有人都說如果明年聯邦大選保守黨上台會更嚴,誰知道會不會『一刀切』,突然全部叫停呢?在拿到PR(永久居留權)之前,沒有人是安全的。」
周同學指,他找工作就一個標準,盡快入職,盡快積累滿移民所需的工作時間。為此,他在今年夏天首先從溫東搬到史高米殊(Squamish),在一間加油站做倉儲管理;大約半月前,該崗位由全職調整為兼職,他擔心這個崗位最終會被取消,於是換了一份工作,又搬去阿博斯福(Abbotsford),在一間貿易公司做物流管理。
他說:「我不知道這份工作能做多久,移民門檻不斷提高,找工作的競爭也變得越來愈激烈,我已經不指望在中心地區找到工作,遠一點的地方只要工作穩定,我就知足了,實在不想再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