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100克教花時間比較單位價 每周糧食雜貨帳單可節省33%
留意各店每周自行制定折扣是省錢好方法
【明報專訊】面對食物及日用品價格不斷上漲,消費者挑選貨品時都會「格價」。除了比較不同店鋪、不同品牌的價格外,不少消費者以為買大包裝物品會更便宜,但其實不一定!
在魁省便網站比較大型超市產品每100克為單位的單價。這個100克網站的開發人斯坎特蘭(Patrick Scantland)和費南德斯(Evangelina Fernandez),二人親身在一年內有系統地以最佳單價來選購日用品而不是物品包裝的大小。他們每周的糧食雜貨帳單,從240元下降至160元,節省了33%。
小包裝反而會更便宜
網站100克發現,原來每周約有20%的產品,小包裝的反而會更便宜,與一般消費者認為大盒裝更化算的看法很不同。
這是因為小規格產品在打折?其實也不盡然,有時即使大小規格都在打折,最便宜的,還是小規格的一款。
正因為此,節省開支的最佳方法,是花時間比較單位價格。注意克數和毫升數,這樣才能確定經濟家庭裝,是否真的更經濟。
食品營銷專家勒貝爾(Jordan Lebel)解釋說,貨倉式商店的出現,讓消費者習慣性地認為大包裝食品可以省錢。然而由於食物製造商須向雜貨零售商支付上架費,藉以銷售他們的產品,這影響了產品最終售價。
他指近年來,上架費不斷上漲,因此要擺放體積較大的產品、仍同時保持利潤,製造商就會把帳單轉嫁給消費者,因此比較單價,是減省開支很好的第一步。
連鎖店自家品牌產品
經常會有更大優惠
勒貝爾指,每家連鎖店的自家品牌產品,經常會有更大優惠。
而各店每周自行制定的折扣,也是省錢好方法。
勒貝爾還提醒說,傳統的傳單,也不能輕視。他提醒說,通常真正的折扣,只是封面頁那些。其他的,在貨架上比,可能會找到更便宜的。
由於近年成本上升,大型零售商及製造商的成本亦受影響。事實上,同類產品的價格,不時會有不同單位,如每100毫升、每公升、每公斤、每磅,甚至只有每件貨品價錢,這都令消費者難以做出明智選擇。
魁省司法廳長約林-巴雷特(Simon Jolin-Barrette)上周向省議會提交法案,目標之一就是實行單一比較計量單位。魁省省民平均每周在食品雜貨上花費330元。廳長約林-巴雷特希望雜貨店能以更醒目、更大的字體,標明每計量單位的價格。即使貨品正在打折,新的折扣標簽上,仍需顯示單價。有些乍看之下一模一樣的產品,假如比較單價,就能發現當中的差別。例如,三盒售價4.49元的麥片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其實三種口味重量都不同,因此每100克麥片的價格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