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澤光教防騙:凡事懷疑家人關心
大溫長者詐騙案年損失1.5億
【明報專訊】大溫地區針對長者的詐騙案相當多,在2022年,長者因詐騙案損失超過1億5000萬元,受騙長者平均每人損失1萬元。列治文市議員區澤光表示,除了長者本身要提高警覺外,家人也要隨時留意長者情緒方面的變化,因受騙對長者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
區澤光日前在列治文圖書館以「針對老人詐騙和騙局──案例與預防」為題發表講座,他指出,全國有3成的長者曾受騙,而這個數字也不算準確,因為長者受騙後報案率相當低。
他認為,長者報案率低的原因是擔心被家人或朋友看不起,覺得報案無用,而且差不多有3成老年人認為報案無法追回損失,當然大多數長者不了解如何報案或者記憶力衰退導致不記得是否受騙,也是原因之一。
事實上,按年齡來看,詐騙案的受害年齡層是在45歲到64歲的中年人最多,因為這群人在社交和經濟行為方面比較活躍,而年輕人較少,但長者受騙案在過去5年增加了20%左右,確是比較嚴重的年齡層。
從事心理輔導工作的區澤光列舉自己碰過的案例:一個日裔的長者,本身受過高等教育,他被騙了3000元,心理一直忿忿不平,導致日常行為總是焦慮不安,因此,他建議受騙長者的家人要特別注意。
如何防患於未然(避免受騙),區澤光說,對任何陌生電話或電郵都要保持懐疑態度,盡可能核實對方身分。「最重要的是,不要在壓力下做決定。很多時候騙子會自稱是稅局、警局或其他政府機構,會製造危機或急迫感,讓你恐慌,要你趕緊交罰款,記住,如果你搞不清楚怎麼回事,直接掛掉電話。」
區澤光提醒:「加拿大一般做事很慢,除了交地稅,沒有什麼事是得十萬火急地去辦。而且,真有急事,公家機構也會以郵件通知,以電話聯絡的方式很罕見。」
與這場講座同時進行的,還有國畫家章金生指導,康茅及劉俊軍老師的師生國畫聯展,84歲的「老」學生劉秋桂也提供3幅畫作參展,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章金生也以現場教學方式作畫,引起愛畫人士圍觀。
這項「針對老人詐騙和騙局──案例與預防講座暨老人國畫班聯展」由列治文加華獅子會主辦,溫哥華都市學院與茗雨軒國際水墨學會協辦,包括列治文北中選區省議員屈潔冰和列治文南中選區省議員姚君憲等70人出席了講座與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