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6月出口增8.6%勝預期 順差新高
【明報專訊】海關總署公布6月進出口數據,以美元計價,出口升幅擴大,按年增8.6%,勝市場預期的8%,惟進口由升轉跌2.3%,遠遜於預期的增2.5%。期內貿易順差擴大至990億美元,多過預期的853億美元,亦創1990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有分析認為,出口商或在歐美針對中國貿易的限制實施前加快出貨,進口倒退可能反映內需乏力,遏抑廠商進口生產原料的意欲。
按地區劃分,期內輸往各地區普遍有改善,其中輸往歐盟、英國和加拿大等成熟市場的出口由跌轉升,分別升4.1%、8.4%和10%;出口至美國的升幅由3.6%擴大至6.6%。不過,輸往拉丁美洲及東盟等新興市場的出口增長則放緩,拉丁美洲由增18.9%放緩至15.7%,東盟由增22.5%減慢至15%。
分析:或貿易限制實施前出口商加快出貨
從各地區進口多數呈下跌,由歐盟進口按年跌6.8%、東盟由升6.1%轉跌4.8%、拉丁美洲跌3.8%;至於從美國進口的跌幅由跌7.8%收窄至1.7%,從香港進口升幅由24.3%擴大至58.1%。
以出口商品來看,汽車數量和金額增幅均放緩,分別增18.3%和12.6%。不過,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的金額升幅擴大至9.8%。至於手機數量與5月相若,增5.1%,但金額放緩至1.9%。工業原材料如鋁材、鋼材的數量和金額有所改善,其中鋁材數量升23.8%,金額升25%。進口商品方面,受農產品食品及工業製品原料「量價齊跌」,農產品食品如肉類、食用植物油的數量和價格繼5月後再續錄跌幅,其中肉類金額由跌13.5%擴大至32.7%;塑料、機電產品及集成電路進口額亦見下跌。
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表示,6月出口增長擴大主要由於新興市場需求保持強勁增長,同時出口商可能在歐美針對中國貿易的限制實施前加快出貨。歐美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糾紛日漸加劇,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的出口新訂單指數連續兩個月收縮,反映外需前景充滿挑戰。他續稱,進口倒退或反映內需乏力,內地消費及出口前景不明朗或遏抑廠商進口生產原料的意欲。內地會否在三中全會後推出更多有力措施刺激本土需求,以及出口商能否加快開拓新興市場,或成未來外貿表現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