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茵:港青少 新醫學院須有新收生源
【明報專訊】醫衛局上月公布「醫療人力推算2023」,其中未來15年醫生短缺逐漸收窄,2030年欠1570人,2045年仍欠940人。昨日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討論有關議題,有議員關注醫生短缺,促當局鼓勵大專院校開設醫科課程。醫衛局副局長李夏茵(圖)稱,當局對開設新醫科學院持「開放態度」,但強調課程應符合醫委會要求,並有新收生來源,現時香港年輕人較少,不可能每個人都投身醫療業,新課程亦要提升本港醫療創科能力。
李夏茵表示,新醫科課程須合乎醫委會標準,培訓的學生能獲本地職業資格,強調醫委會對醫科課程有特定要求,課程內容應貼合本地需求,舉例鼻咽癌等病只在香港及華南地方出現,若課程只「搬字過紙」仿外國大學,則相對較難達醫委會標準。
關注融資問題 能否推動創科
她續稱,新的醫科課程要有新的收生來源,現時香港年輕人較少,不可能每個人都投身醫療業;亦關注新課程能推動醫療創科發展,讓更多醫療人員有意識。
李亦表示,經營醫科課程花費昂貴,大學需有詳細計劃,包括如何投放資源及如何融資確保課程持久性,局方亦對以現時醫院作為教學醫院有保留,因現有醫院以臨H服務為主,基本配套不適合作為教學醫院。
另外,政府推算普通科護士明年欠9500人,至2030年欠8700人,較上次推算欠3679人顯著增多。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凱欣關注推算差距大的原因,稱數字令人「非常非常憂慮」,認為當局過於倚賴《護士註冊條例》獲通過,關注明年欠缺9500人會影響哪些服務及當局有否臨時應對方法。
李夏茵稱,今次推算方法不同,上次推算很多數據不確定,強調落差「可理解」。她稱明年彌補9500人的欠缺「基本無可能」,會檢視護士現有工作,分擔部分給病房助理。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職系)關慧敏說,會透過增加本地收生學額、工作流程上應用科技減輕負擔、吸引海外護士來港等方式彌補人手。
盧:護士修例通過後 赴星馬招聘
立法會將於下周三(17日)會議恢復《2023年護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二讀辯論。醫衛局長盧寵茂接受報章訪問稱,修訂通過後醫管局將到新加坡及馬來西亞開展招聘,當地很多護士懂中文,而香港工資具吸引力,樂觀估計今年底將有首批海外護士來港。